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呈現在您麵前的這本書,表達的是後輩對前輩的敬意。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不斷提高,平均預期壽命也不斷延長,特別是由於出生率和絕對死亡率的下降,人口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老年人的絕對數和比例顯著增長,人口老齡化已成為當今世界的一種必然趨勢,21世紀將成為銀發的世紀。中國人口老齡化速度超過發達國家,早在1999年就進入了老齡化社會。2005年底,我國老年人口已達到1.44億,占全國總人數的11%,預計2015年老年人口將達到2.02億,2027年將超過3億,到21世紀中期,老齡人口將占全國總人口的30%。

人口老齡化給社會帶來沉重負擔,給家庭經濟造成困難,龐大的老人隊伍的健康醫療需求,給有限的衛生服務資源帶來巨大壓力。以我國目前的經濟水平,要想通過醫療單位解決老年人的健康問題是不現實的。走“健康老齡化”道路,促進自身健康,是一條適合中國人的健康之路,也必將成為解決本世紀人口老齡化問題的主要途徑。實現“健康老齡化”,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生命質量,除了國家積極完善各種養老保障製度外,老年人也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識,才能“自己不受罪,子女不受累,國家省了醫藥費”。

人總是要老的,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盡管如此,健康長壽是人類的共同願望,千百年來,人們孜孜不倦地致力於延年益壽的探索。長壽的美妙願望多麼令人神往!衰老能推遲嗎?人的壽命能延長嗎?這些問題,既引人關注,又難以作答。從古到今,特別是近百年來人們都在傾力探索這一課題。

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就提出了抗衰老理論,當時稱為“攝生”、“道生”、“養生”、“健身”、“養性”等,並明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義,即樹立了“預防為主、健身延年”的指導思想。如今,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人的健康長壽15%取決於遺傳,10%取決於社會條件,8%取決於醫療條件,7%取決於自然環境,而60%取決於自身的生活方式。什麼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呢?世界衛生組織於1992年發表了著名的《維多利亞宣言》,提出了健康的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適當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這十六個字是對健康生活方式的最好詮釋。

古人雲“人命在我不在天”,聰明人投資健康,明白人愛護健康,普通人忽視健康,糊塗人透支健康。延年益壽,需要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長壽,秘訣就在我們自己手中。衷心希望您成為掌握自己健康命運的主人。

謹以此書獻給新世紀的中老年人。希望這本書的讀者——不管是青年人還是老年人,能從這本書中得到一些保健知識,並願這本書能有益於世,有益於“全民健身”。不僅要讓60歲成為人生新的開始,還要讓更多人懂得熱愛生命、關注健康、贏得幸福,快樂生活一輩子。

在本書的編撰過程中,參閱了大量文獻,汲取了眾人的勞動成果。因篇幅有限,無法一一注明,在此對原著者表示衷心的感謝。感謝韓海軍、趙英、周曉麗分別參與運動篇、養心篇和養老篇相關內容的撰寫工作。

還要說一句,編這本書,半是為老年人,半是為我們自己。

呂曉華

於戊子年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