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網絡到業務產出(2 / 2)

ACI技術在WAN領域的實現,使得客戶方便對設備進行統一的管理、調配和策略下發。總部的管理人員可以借此跨越物理地域的隔閡,簡化管理操作。同時,分支機構在IT應用方麵也會更加容易,甚至不需要專門配置IT人員崗位。“ACI 不僅存在於雲、數據中心,我們必須在接入的部分也將其打通,將同一個應用同時間從數據中心到分支機構接入都能夠連通起來。” 冼超舜博士認為,這是ACI對於整個IWAN戰略的意義所在。

與合作夥伴“相濡以沫”

IWAN戰略其實隻是近年來思科轉型過程中的一個部分。總結一下近年來思科的各類發布,我們不難得出結論:思科正在向著解決方案與雲服務提供商的方向演進。看淡“盒子”產品,提供個性化服務滿足用戶需求,實際上這也是當前很多IT廠商正在做的事情。思科大中華區資深副總裁兼思科大中華區合作夥伴事業部總經理邵岩鳴表示,30年來思科一直都在以渠道為中心進行發展,未來這一戰略也不會改變。“讓合作夥伴完全了解思科未來的發展方向,這樣我們能夠把渠道的資源優勢發揮出來。”他表示。

邵岩鳴所說的渠道優勢,實際上就是指,在這個逐漸“精細化”的市場中,渠道合作夥伴更加了解用戶需求,能夠深入到用戶的應用中去。萬物互聯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麵對紛至遝來的海量數據,每個企業都需要梳理自己獨特的模型來提取有用信息。這就需要渠道合作夥伴就此為用戶進行定製化。思科所扮演的角色,則是為渠道合作夥伴賦予定製化的能力,讓合作夥伴更加貼近業務,而不再僅僅關注IT本身。

“思科目前包括研發團隊都在講求解決業務產出(Business Outcome),要解決的是客戶的業務問題,而不再強調我的芯片多快。我們希望合作夥伴也能這樣做。” 邵岩鳴表示。在這個過程中,思科將會專注於豐富渠道合作夥伴的盈利能力,提升合作夥伴在服務上的專注度,優化工作效率與合作。另一方麵,思科也會加深與ISV的合作。目前,利用思科在ACI上所提供的API端口,已經有相當數量的合作夥伴開發了相關應用,來滿足特定行業用戶的個性化需求。這種貼心的關懷,以及持續了30年的合作,使得思科與合作夥伴之間頗有些“相濡以沫”的味道。

從萬物互聯到IWAN戰略,再到麵向業務的合作夥伴計劃,思科正在進入新的時代。這個新時代不僅開啟了全新的商業機會,同時也締造了完全不同於以往的用戶關係與商業關係,這樣的關係基於業務本身而發展,並會助推業務前進。對於企業用戶而言,其非常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