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姐兒點點頭:“嗯,李懷仁一輩子不成器!這下行了,到地底下去哈酒啵!”
三虎子又問起李明禮的消息,才知他全家早已搬到張店去,聽說孩子們都混得不孬!
近些年,三姐兒越來越吃不動也哈不動東西,眼見著一天比一天衰老下去。老人家的兩隻眼睛開始迷茫,有時候清醒有時候糊塗,床和輪椅成了她唯一的依靠。晚輩們每次來看她,三姐兒仍很高興,精神頭也挺足!不住地問:“你是誰吔?你叫啥來?你來幹啥?你在哪兒住哇?你吃飯了沒?”過一會再問一遍:“你是誰吔?你叫啥來?你來幹啥?你在哪兒住哇?你吃飯了沒?”有的後輩會一遍又一遍耐心地回答她,有的後輩則會不耐煩,有的後輩會嫌棄三姐兒絮叨,但她卻不以為意,仍是問個不住。
癸巳年清明節,正是春末夏初的時候,乍寒還暖的天氣已經穩住。媳婦們伺候老人家沐浴、減衣,兒孫們則回老家李莊去上墳。焚香、填土歸來,三姐兒卻忽然對後輩們歎息道:“唉,恁爹要是活著,今年整整一百歲了!別看恁爹出生在富貴之門,卻是個窮命,從我嫁給他那一天起,就眼瞅著他沒撈著過一天安穩日子!恁爹屬牛的,還是個卯時牛,又是春天生人,下生的時辰不好,一輩子勞作巴結命。我死了,說啥也不再回李莊那窮墊子!我有錢,你們幾個先去給我選塊好墓地,把我一定得埋在周村,一定得和恁爹埋在一塊!可是恁爹的墳還在莊裏!”
聽著三姐兒的話,屋子裏變得異常的安靜,兒子們卻陷入沉思和糾結中。這時街麵上就忽然飄來一陣深沉感人的歌:
......我在這裏歡笑,
我在這裏哭泣;
我在這裏活者,
也在這裏死去;
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離去,
我希望人們把我埋在這裏;
在這兒我能感覺到我的存在,
在這兒有太多讓我眷戀的東西......
兩年後,乙未年秋末冬初的時候,三姐兒艱難地走完她人生最後旅程。後輩們還是根據她的遺願,在周村街尋處地勢極佳,背山向陽又鬆柏長青的公墓。又把李彙昌、王氏、杏兒的牌位,從老家李莊的祖塋裏全部請來,和三姐兒的骨殖四人合葬在一起,使之長相守、永相伴。
三姐兒離世後,其子孫感念其堅貞和至誠,賢舉感天動地,德能福惠子孫,久久不敢忘懷!故著錄書一冊以誌之,嗣後又賦絕句一首以記之!
其詩曰:
欲對蒼茫書感慨,
芳華一縷百年吟。
人間冷暖煙雲散,
碧海青天未了心。
(收筆)
百年煙雲後記
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小到一個家庭、甚至一個人,莫不如此。如果要興旺、要發展、要進步、要複興,就不應該忘記過去。
自明清以降,六七百年間小說勃興,名篇大作不勝枚舉,燦若繁星。進入新世紀,值此中華文明複興之際,一個偉大的時代,更應該有一篇超越時空,劃時代的偉大作品與之相匹配,使二者珠璧交映、金碧相暉。
本作品以真實的筆觸刪繁就簡,以魯中方言為主基調,通過一個家庭為主線,再雜以數個家庭和眾多的人物;描繪了自民國至新世紀一百多年來,發生在以“天下第一村”為中心的眾多曆史事件。本作品人物形象豐滿,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有深沉的曆史厚重感,閃爍著巨大的人性光芒 。
在此,我懷著謙卑之心,萬分感激鳳凰網鳳凰書城諸位編輯的巨大付出和不吝賜教,使我得以順利完成此篇處子之作。
謝謝!再次謝謝各位編輯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