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第九節)(1 / 3)

詞曰:

蕭蕭江上荻花秋,作弄許多愁。半竿落日,兩行新雁,一葉扁舟。

惜分長怕君先去,直待醉時休。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後日眉頭。

老百姓有句俗話:“沒有吃不了的苦,隻有享不了的福。”這話雖有些唯心的成分,但是不由人不信!也許是宿命,李彙昌和大蛋子的命運,竟驚人地相似:都是掙紮著把家庭遷回周村安頓下來,眼看著生活將轉好的時候,不久即撒手人寰。

李彙昌走了,兒女們把他埋進李莊的祖塋裏,三姐兒的眼淚早已淌幹,她平靜的外表下卻掩蓋著巨大的悲傷。此時三姐兒才五十多歲,沒有工作,還有兩個兒子沒成家,她又一次麵臨著生活的困頓。幸虧百貨公司有份按月支取的遺屬撫恤金,後期又從社區居委會裏辦份低保,這點錢能供三姐兒勉強糊口度日。但是她的兒女們,卻個個事業有成且人才出眾,成家立業不需她多操心。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又是十來年時光倏忽過去。忽然一天平靜的日子被打破。這個階段,中國的改革開放發展的很快,顯像管電視機已經普及,中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已得到很大改善。三姐兒老了十來歲,身體該留的留不住,牙齒一個一個逐漸脫落;不該長的卻長出來,白發越來越多黑發越來越少;雙腿膝蓋處又骨質增生,逐漸影響到行動。三姐兒除去走路不方便,不願多走路外,幸虧身體其他方麵還無大恙,基本上還耳聰目明、思維敏捷。鄰居們說:這都是三姐兒年輕時修得好,老來得福!

三姐兒獨居在二層小樓上,每天沒事時就守在電視機旁,看新聞、看天氣預報、聽戲曲,關心時事政治,興趣倒和男人很一致!三姐兒每天都盼著孫男娣女的到來。每一個晚輩來看她,老人家不管你愛聽不愛聽,都要諄諄叮囑一番:“你看電視了麼,你聽新聞了麼?從前的時候,是蔣介石和毛主席鬥。文革時都是咱自家人在亂,整天我鬥你你鬥我,你打我我打你,打來打去鬥來鬥去,老百姓哪能過上一天安穩日子來?現在國家剛待平靜下來,剛剛待起勢的時候,老百姓剛待有好日子過。那些個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熊孩子們,卻非得走上街頭去鬧騰一下子,非得去亂一下子不行。”孩子們都明白,老三姐兒說的是“六.四”暴亂事件。老人家一生被運動折騰怕了,最害怕動亂,最喜歡平靜安逸的生活。

三姐兒又道“叫我看來,這些熊孩子們瞎鬧騰的背後,一準有看著中國發展起來就眼紅的國家在搗亂,這些混賬國家就看不得別人家好過,別人家好過了它們心裏就難受!你們這些小行行子們,一個個都得老實著點,口風緊著點,離開鬧騰的地方越遠越好!多少年來,我和恁爹被折騰怕了,再不希望我的後輩們,和這些不懂事的人攪和成堆,給國家添堵添亂。”

別看三姐兒沒文化,眼光卻挺毒,她看問題竟如此之準,不幸一語成箴。國內的政治風波暫時平息下去,外部世界的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又使東西方國家間戰略平衡,瞬間被打破。由美國一超獨霸的單極世界,始終在虎視眈眈環伺著中國,無所不用其極地加強對中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全方位封鎖、製裁和滲透。企圖使中國乖乖就範,嚴重幹擾著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使國家麵臨著巨大的發展壓力,同時國內的改革開放又到了一個瓶頸期。

麵對此困難局麵,九二年初鄧公南巡,一路發表許多重要講話:“要抓緊有利時機,加快改革開放步伐,力爭國民經濟更好地上一個新台階”。“要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兩個文明建設都搞上去,這才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此次南巡講話,像一縷春風撫慰著大地,溫暖著人民的心。又像霧海中的燈塔,為走上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奠定了理論基礎,使中國掀起又一輪改革開放的熱潮。

從一九七八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到進入新世紀,二〇〇八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舉行。改革開放三十年,黨的總書記已更換好幾任,三姐兒已是八十歲高齡。她的頭上布滿銀絲,牙齒全部脫落又換上嘴假牙,膝蓋處的骨質增生越來越厲害,疼痛時常困擾著她。兒女們雖是想盡各種辦法,卻實在無法治愈老人家的腿疾,她也懶得再去治。三姐兒行走越來越困難,到後期基本上不下小樓了,買菜做飯等家務活,全靠兒女們輪流來料理伺候她。三姐兒有時想動動,想到樓梯口坐坐,想曬曬太陽,想看看街前的風景,要靠手杖或是扶著家什慢慢騰騰挪動半天,歇息好幾回才行。三姐兒時常對後輩們說:“這些病根,都是年輕霎在莊裏幹農活,不注意寒涼落下的疾患。你們這些年輕人,無論幹啥事都得小心著點、悠著點;要不,老了都得和我一個樣,遭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