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小學英語課堂中的語法教學
教法研究
作者:任美華
摘要:在新課標中提出小學英語教學中要淡化英語語法教學,這一觀點並不是指小學英語老師要拋棄語法教學,而是要求小學英語老師正確地對待語法教學。小學英語教學中不可以過分地強調語法教學,但也不能無視語法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關鍵詞:小學英語語法教學
在英美國家,學生學英語時並不是特別重視語法的講解,那是因為他們有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語法知識被潛移默化地滲透到他們的腦海裏了。而我國學生學英語時缺少語言環境,那麼適當的語法講解就顯得尤為必要。對於第二語言的學習者來說,英語語法的掌握有利於提高英語學習效率。小學是英語學習的啟蒙階段,是學好英語的基石,為了幫助學生打好基礎,小學英語課堂必須適當地、合理地開展語法教學。
英語語法教學可以分為兩種方法:演繹法(Deductive Grammar Teaching)和歸納法(Inductive Grammar Teaching)。演繹法是指先簡明扼要地向學生講解語法規則,再舉例說明。歸納法則是先呈現具體的例句,讓學生自己總結出其中的語法規則。演繹法能夠清晰全麵地整理出語法點,比較節約時間;但是學生學習時是被動接受,因此容易忘記所學語法知識。歸納法關注學生探索的過程,教會學生總結的方法,具有長遠性,但是比較耗時,也有可能會出現中止總結歸納或歸納方向錯誤的現象。在具體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具體選用哪個方法進行語法教學要因所教知識來決定。
一、演繹法語法教學
例1:在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已經接觸了很多代詞的語法知識,如主格、賓格、形容詞性物主代詞、名詞性物主代詞。學生們常常會將它們混淆。這個時候教師可以繪製以下的表格:
表格可以幫助學生整理代詞的各自書寫形式,也便於找出記憶背誦的規律,避免學生在書寫時混淆這些單詞。當學生能夠熟練地書寫這些單詞時,就可以向他們灌輸代詞的使用規律了:做主語(通常動詞前)時用主格、動詞或介詞後用賓格;形容詞性物主代詞用來修飾名詞,所以放於名詞前麵;名詞性物主代詞是對某個東西的一個說明,通常放於謂語後麵,名詞性物主代詞後麵沒有名詞。教師可以通過以下的練習幫助學生加以操練:_________ is my brother. ________ name is Jack. Look! Those stamps are _________. _________ stamps are very od.( he )
例2:當學生學過There be句型和have句型後特別容易混淆,在中文字麵意思上這兩個都表示“有”,所以學生們往往搞不清楚到底在什麼時候用there be,什麼時候用have。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概括總結:There be表示存在,往往表達的是在某地有某物;have表示歸屬,往往描述某人有某物。另外還要說明在There be句型中要注意be動詞的使用規則;have句型中要正確使用have has。再通過類似下麵的題目來確認學生是否已經正確區分了There be句型和have句型:1. I___a good father and a good mother. 2.___a telescope on the desk. 3. He___a tape-recorder. 4.___a basketball in the playground.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