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2 / 2)

【設計意圖】詩歌教學需要想象的介入,引導學生開展想象,詩人在如此美麗時節卻要忍受離別之苦,帶著這樣的心情入情入境的誦讀,學生自然就會體悟詩的意境,同時領悟到詩句的學習方法。

(六)運用方法,學習後兩行詩句

就像這樣的學習後兩句(先抓住重點詞弄明白詩意,不懂的地方可以看注釋,看圖,還不懂就提出來),和同座說一說,然後彙報。誰來讀這兩句?

1.你從中聽出了什麼?船漸行漸遠,李白仍然站著,望著,他多麼舍不得孟浩然呀?誰再來讀?猜一猜,大約站著望了多長時間?你這樣送過朋友嗎?這是多麼深的情意呀!誰再來讀後兩句?

2.在唐朝盛世,長江是交通要道,按理說,江南三月,長江上一定是千帆競渡,可李白為什麼說是“孤帆”呢?板書:孤帆盡。

板書:情意長。誰再來讀一讀?

3.這僅僅是在說帆船孤嗎?

小結:這小小的一個“孤”字,就把詩人的離愁別緒表達得淋漓盡致。

這是多麼深的情誼呀!誰來讀?

【設計意圖】利用前兩句的學習方法,學生自主學習後兩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開展想象,在想象中誦讀,在誦讀中體悟情感。

(七)創設意境,升華情感

1.有一首歌詞源自這首詩。我們來閉上眼睛聽一聽,看你的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麵和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2.孟浩然的船一槳一槳地劃著,最後沒有了蹤影,可是,李白還在望啊、望呀,誰再來讀全詩,再次感受那依依不舍之情?

3.如果你有機會登上黃鶴樓,你一定會想起兩個人——(李白和孟浩然)你一定會想起這首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4.讓我們把這美好的情感,把這千古佳句永遠留在心中吧,誰來背一背?

小結:我們在學古詩時要解詩題、知作者,還要明詩意、悟詩境,以後我們可以按照這樣的方法來學習古詩。

【設計意圖】音樂拓展了想象,在音樂中,學生豐滿了意象,還原古詩描繪的場景畫麵,這樣古詩中的文字鮮活起來,加之讓學生一遍一遍誦讀,使學生身臨其境,走進詩人的心靈深處。

(八)拓展送別詩

時隔一年,李白仍久久不能忘懷這次送行,又為這次送別寫下了一首五言詩。出示:

《江下行》

李白

去年下揚州,江送黃鶴樓。

眼望帆去遠,心逐江水流。

讓我們一起讀一讀。帆去遠,心相隨!多麼的情深意長呀!

師:離別是詩,離別是歌,離別是情。一樣的送別,不一樣的情懷。我們再來看幾首送別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山中送別

(唐)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別董大

唐高適

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設計意圖】進行古詩的拓展學習,整合係列古詩,提高課堂效率。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在清晨的細雨中送別元二,又是怎樣的情懷呢?下節課學習。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