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第二課堂主題實踐活動與信息技術課高度融合,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的過程中,進行班級主題活動方案的設計、創作出原創的主題活動誓言並用學到的信息技術製作成精美的橫幅,課下撰寫主題活動倡議書、公約,設計圍繞主題實踐活動的調查問卷,用字處理軟件實現海報、宣傳畫、倡議書、公約、班級金玉誓言的製作,用電子表格設計和製作主題實踐活動的調查問卷,課下進行調查問卷的發放和收集,再用學到的電子表格技能實現主題實踐活動的調查問卷的統計與分析,從而得出結論。利用網絡、社區、校園場所收集豐富的主題實踐活動素材,創造性設計主題實踐活動內容,如開展主題活動辯論會、學生優秀作品展示會、學生才藝表演會、模擬主題專家報告會等活動,在主題活動彙報的過程中讓學生展示學到的信息技術技能。這樣就創造性地實現了信息技術課是一門立足實踐的課,是一門高度綜合的課,是一門注重創造的課,是一門科學與人文融合的課。主題式信息技術智慧課堂是文化和技術的完美結合。
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就是讓每一位參加學習的學生真正感受到從活動中求知,在求知過程中感受收獲的快樂。教師為實現這一目標,既要注重技術素養和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更要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教師要對每一個活動單元進行精心設計,使之成為從活動中求知,在求知中體驗收獲的快樂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承擔著多種角色: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學生實施教學活動的指導者、輔助者、傾聽者、欣賞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學生是大項目作業的創作者。新課程標準追求學生與教師保持一種自然和諧的互動關係。教學過程就是要通過學習活動給學生創造一個體驗式的學習過程。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對學生“學法”的指導,以及能力的培養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通過精心設計和實實在在地開展信息技術第二課堂活動,在培養學生能力方麵體會頗豐,概括起來突出表現為兩點:
一、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是關鍵
“離開了具有先進教育思想、先進教學觀念,掌握了先進教育教學技能的教師,再好的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也無法發揮其應有作用。”運用信息技術進行獨立學習是學生生存與發展的重要素質,教師要教會學生運用這一重要工具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自己首先要學會駕馭這一技術,實現自我發展,自我超越。現在我們已看到“未來教育麵臨的最大挑戰不是技術,不是資源,而是教師的素質”。因此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要提高教育技術修養,不斷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學會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不斷提高教育教學及科研水平。教師隻有在教學中不斷地實踐、總結、再實踐,循環往複,才能真正體驗到教師工作是一種最具創造性的勞動。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生是主體
通過開展信息技術第二課堂活動,經過學生們反複的實踐,增強學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時學生的獨立性、主動性、創造性都得到發展。在獨立性方麵,學生們自覺獨立地思考問題,在老師的啟發下,相信自己會學好,樹立起戰勝困難的勇氣,活動過程中自覺、認真、有責任心。在主動性方麵,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勇於發問及回答問題,表現出很強的競爭意識。在創造性方麵,學生們表現出求異思維,喜歡問為什麼,能標新立異,在實踐中善於總結經驗解決問題。
總之,通過開展內容豐富、趣味性較強的信息技術第二課堂活動,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熱情。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促進了學生優秀學習品質的形成、養成合作學習能力,強化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為提高學生科學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發揮每個學生良好個性進行了有效嚐試。
呼和浩特市中小學教科研實驗項目項目名稱“土默特中學信息技術學科在新課程改革中的教學實踐研究”
參考文獻:
[1]胡東芳.教育研究方法哲理故事與研究智慧.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2]李炳亭.高效課堂22條.山東文藝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