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表現分別對待,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的針對不同的嘔吐表現,會有不同的治療方法:
先有惡心而後嘔吐,嘔吐後感到胃內輕鬆無比。這種情況下的嘔吐,這時如果伴有胃脹感,則應該是進食過量而引起的消化不良,應控食好好調養,或者服促胃動力藥即可。如果是進食不潔食物而嘔吐時,應把盡量把這些不幹淨的食物全部吐出來,而且吐得越幹淨越好,否則這些帶有病菌、細菌和毒素的食物從胃進到腸腔,如果被人體吸收,則極容易感染菌血症、毒血症和毒素中毒,所以這時候的嘔吐不宜止吐。
如果有幹嘔卻吐不出來的情形,可喝有催吐作用的鹽水。待吐完後,要及時安靜的修養,並先從希軟的稀飯、湯汁、牛奶等開始,逐步增加營養食品補充營養。如果嘔吐常伴有強烈的腹痛及腹瀉的患者,即有可能是是食物中毒,應立即去醫院整治。
如果嘔吐物中混雜膽汁,且頻繁的嘔吐,吐完後還幹嘔不止。吐後並不覺得有稍微的輕鬆感,甚至胃中已掏空了,有時會有零星點滴的粘液,伴有幹嘔不止的患者,腹腔內髒器可能是出現急性炎症,如胰腺炎、膽囊炎和病毒性肝炎等的幾率比較高。應對這種突發急性的嘔吐不止,也應及時送醫院診治。
而那些經常出現幹嘔不止的患者,除了胃腸道疾病之外,則要考慮是否有咽炎的症狀,應及時到醫院耳鼻咽喉科問診,避免錯誤的判斷,以致延誤病情。
嘔吐呈噴射狀的患者,胃內事物迅速而有力的噴出,嘔吐後胃內沒有極為輕鬆的感覺,則考慮為中樞神經性疾病引起顱內壓增高致使。常見於腦膜炎、腦炎、腦出血、腦腫瘤等疾病的患者。持續性高燒也可導致此類嘔吐,應當去醫院確診後,有針對性地治療,切勿輕易的服用止吐藥。臥床患者出現要嘔吐的症狀時,稍微將頭偏向一側,或將患者扶起,以免嘔吐物嗆入氣管而引起窒息或肺炎。
常常出現嘔吐,嘔吐物不腐酸,嘔吐物不是很多,嘔吐後也不影響進食。這類嘔吐,多與精神因素有關。如常常無端的晨嘔等,常屬於胃神經官能症。這類患者應注重心理調節,對嘔吐有正確地認識,這時注意深呼吸的可以止吐。藥物治療上,可以服用神經營養劑,如以維生素B1、維生素B6、穀維素為主,輔以安定等鎮靜劑。
如果嘔吐伴有眩暈者,多為美尼爾氏症等引起。一般可服用鎮靜藥。
此外,化療藥物引起的嘔吐,可用胃複安等中樞性鎮吐藥。已婚女性月經停止近2個月後嘔吐,應考慮妊娠,可用維生素B6止吐。因乘車、船引起的嘔吐,則可在乘坐前半小時服用暈車藥。
警惕:四類胃病需防癌變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胃病已成為影響大多數人身體健康的一大主要原因,醫學專家調研發現,20至45歲之間的人中,僅僅有47%的胃黏膜屬於比較正常的狀況。而有些胃病可能發生癌變,患者應在積極治療的同時隨時進行檢查,以發生異常狀況。
(1)慢性萎縮性胃炎:比較容易發生癌變。濃茶、濃咖啡、辛辣刺激性食物、暴飲暴食、酗酒、嗜煙、進食時狼吞虎咽及服用,某些藥物如阿司匹林等,都可誘發或加重萎縮性胃炎,甚至誘發癌變。因此,平時應注意避免這些刺激因素。患者最好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
(2)胃潰瘍:約有5%的胃潰瘍病的患者可能會發生癌變。所以,有下列情況要及時就醫:原來的有規律的胃痛消失或加重,藥物治療效果已經越來越差,體重日漸減輕,日趨消瘦,不明原因潛血試驗持續陽性的患者應該去醫院檢查,作進一步的治療。
(3)胃息肉:是胃的良性瘤,少數也有癌變的可能,但是多個息肉及息肉大於2厘米的患者極易發生癌變。所以,一旦發現胃息肉,應立即做手術切除術以絕後患,多種原因不能及時切除的患者,如果出現惡心嘔吐、上腹痛、出血時應立即去醫院做出檢查。
(4)殘胃:少數人做了胃大部分切除後留下的殘胃,可因炎症、黏膜萎縮、營養缺乏等因素而發生癌變,但這一般要在手術以後多年才發生。因此,在胃手術5至10年後,如有條件,要定期做胃鏡檢查。對突然出現上腹疼痛、嘔吐時,更應及時檢查。
一旦患上這幾種胃病,就要進行特別注意針對性的治療。這裏僅僅談下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方法,其他的方法在此不做具體的闡述,可參考本書的其他章節。
(1)抗菌治療:當今醫學界公認慢性胃炎的致病菌是幽門螺杆菌,所以應首先進行抗菌治療。
(2)服用胃粘膜保護劑。常用的藥物有:硫糖鋁、胃膜素、葉綠素、猴菇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