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生活管理小竅門(2 / 3)

夏天,經常會看到有人持了一根黃瓜,再吃個西紅柿;或者經常看見“大豐收”黃瓜和西紅柿一起搭配;又或者有了西紅柿炒雞蛋和黃瓜炒肉一起吃。這些都是不科學的吃法。黃瓜中含有一種叫維生素C分解酶,這種分解酶會破壞其他蔬菜中含量大量的維生素C。而西紅柿中還有豐富的維生素C,會被黃瓜中的分解酶破壞,失去了補充營養的供效。

不要“寵”壞了你的胃

胃是養出來的,而不是拿來讓你“寵”的。胃病患者究竟要怎麼樣飲食?要注意些什麼問題?

食物經過經過牙齒咀嚼、唾液潤濕,成為食糜,進入胃經消化吸收進入血液。食糜磨擦胃粘膜,胃粘膜表麵有豐厚的粘液層,表麵細胞三天代謝一次,不必為會被擦傷磨薄而擔心。反而,正常的飲食能把胃部的各個器官調動起來,有利於慢性胃炎的健康恢複。

胃部疾病已然痊愈,或者胃無急性狀態,為了保養胃而長期讓胃減負,實際也是一種不好的飲食習慣。讓胃動起來實際與養胃是辯證關係,任何事都有個度,不然就是適得其反,會生出來很多胃部疾病。

中國是很講究吃食的國家,各地區各民族有著豐富的飲食文化。四川、重慶、湖南地區常食辛辣,卻也不是胃病多發地區,長久的食辛辣食物已經使胃有很強的適應力。在絢麗多彩的菜肴麵前,人們總是追求五味俱全,酸甜苦辣鹹都是人的需求,過分的限製會導致胃部的不適應,並不能起到保護作用。長久的食柔軟的食物或者攝入量減少的話,到導致體質減弱,不利於身體的健康。

胃的粘膜上有十多種細胞,各負其責,相互之間協調,共同完成胃的各種功能。內分泌細胞有7種,互相協作來協調胃內各種細胞活動。其中有一種胃泌素細胞,也叫G細胞,它存在於胃竇和十二指腸粘膜內,它會產生一種胃泌素的胃粘膜營養素。它有兩個作用:一促進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強胃消化。當胃酸分泌過度增加時,G細胞又能感知到,自動停止分泌。胃酸分泌過多時會對胃和十二指腸粘膜有損傷,這時就出現了潰瘍。它很好得起到了神奇的自動刹車的作用,使胃分泌恰到好處。二營養胃粘膜,能夠使胃強固不易破壞。胃部開刀的患者會因為胃竇的切除,G細胞數量減少,易發生萎縮。

食物並不能起到自動調節的作用。食物對胃竇部粘膜的刺激促進了胃泌素的產生和分泌,空腹時平均每升血中的胃泌素含量隻有20~30微克;進餐後由於胃竇受到食物的磨擦和刺激,G細胞分泌出大量胃泌素,約半至一小時後升至200微克。G細胞產生胃泌素的量,會因食物的量和質的不同而有所變化。例如在吃易消化的米飯麵食時,胃泌素分泌得就會少一些;而豐盛飲食後,由於蛋白質難以消化,胃泌素分泌增多,來增強胃的消化。

胃病可以短期減負。胃如果發生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胃腸炎、胃出血等急性疾病時,宜暫時減輕胃的負擔,應該食半流質、易消化的進食,並且少食多餐。胃病患者要根據實際的病情,處理好三餐的飲食,原則上可以短期減負。但以下兩種胃病,在其慢性期是沒有必要限製飲食的,一是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它主要病因是消化力過強,促使胃酸對球部粘膜的自我消化,胃痛時進食,讓過剩消化力找到出路,反而能緩解症狀,有治療作用。二是慢性胃炎,可以大膽正常飲食,讓G細胞功能發揮正常。

胃病按胸背 消氣又治病

如遇到不順心的事情,通常會生氣發怒,有時候會被氣得胃疼,趕緊揉揉肚子,按按胸背,症狀可以得以緩解。因為胃疼病根是肝,情緒波動,焦慮緊張,形成肝氣鬱結,脾胃受損,肝木克脾。通過揉肚子、按胸背來疏肝理氣,暢通經絡,胃疼會很快的消失。

通常按壓背部采用兩種方法:點穴和推擦。這裏所要說的點穴不同於武俠小說,不需要很深的“功力”,不需要用太大得勁。手指點中腕穴按(臍上4寸)、膻中(在兩乳頭連線中點)、天突(在胸骨上窩正中凹陷處)和背部的膈俞(在第7胸椎棘突下,正中旁開1.5寸)、脾俞(在第11胸椎棘突下,正中旁開1.5寸)、胃俞(在第12胸椎棘突下,正中旁開1.5寸)等穴位。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可做如下按摩,具體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