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用藥小竅門(3)(1 / 2)

3.要合理用藥,不吃或少吃對胃有刺激的藥物。

4.想辦法緩解學習壓力,穩定情緒,解除焦慮。

藥物治療

1.如果是幽門螺杆菌感染,需要應用鉍製劑或質子泵抑製劑+兩種抗生素組成三聯療法根除治療,療程7~14天。

2.可以使用一些保護胃黏膜藥物:硫糖鋁、膠體鉍、吉法酯、麥滋林-S等。

3.如果學生總是胃酸,可以服用一些抗酸藥物:碳酸鈣、鋁碳酸鎂、複方氫氧化鋁等。

4.消化不良的學生,最好服用能夠促進胃腸蠕動藥物:嗎叮啉、胃複安、莫沙必利、西沙比利等。

一般治療安排4~6周,一種藥物治療無效時,可選用或加用另一種藥,聯合用藥不宜在同類藥中選擇。

潰瘍病的藥物治療

1.如果是幽門螺杆菌感染,方案同前。

2.胃潰瘍患者抑酸藥物:雷尼替丁、H2受體阻滯劑西咪替丁、法莫替丁等、製劑奧美拉唑、質子泵抑、蘭索拉唑。此類藥物治療胃潰瘍需要服藥6~8周。

3.加強黏膜保護的藥物有:硫糖鋁,膠體鉍,吉法酯、麥滋林-S等。

學生胃病,最關鍵的還是減輕心理壓力,形成科學的飲食和生活規律,注意情緒,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才能慢慢調理好。

服胃藥,您瞧準時間!

通常情況下,患者應該在飯後半個小時服藥,以降低藥物的胃腸道不良反應。但是,胃病用藥就有些例外了,應根據所選藥物治療目的的不同,來決定服用時間。服用胃藥時,不隻要考慮藥物的藥理作用,還要掌握合理的用藥時間,才能獲得最佳療效。

抗酸藥

抗酸藥如碳酸鈣、氫氧化鋁、氧化鎂等,通過中和患者體內過多的胃酸來緩解胃痛。這類藥多為弱堿性無機鹽,須在胃內容物排進小腸後,胃內較空時患者服用,才能充分發揮藥物的抗酸作用,故餐後1小時及臨睡前服用療效最佳。

抑酸藥

抑酸藥如雷尼替丁、西咪替丁、法莫替丁、甲氰咪胍、奧美拉唑等,作用於胃的泌酸細胞而抑製胃酸分泌過多。其中奧美拉唑類藥物的吸收,比較容易受到胃內食物的幹擾,應該在餐前空腹狀態下服用。其他藥物則即可在餐前服用、也可在餐後服用。

抗幽門螺杆菌藥

抗幽門螺杆菌藥如膠體鉍(麗珠得樂等),或質子泵抑製劑(奧美拉唑等),大多與抗生素聯合服用,用來消除炎症。因此,服用該類藥物要和抗生素的使用時間相似。 例如,應在餐後服用甲硝唑等,以避免出現胃腸刺激症狀;在餐前空腹服用克拉黴素效果最佳,因為食物會延緩克拉黴素的吸收;而阿莫西林服用時間無限製。相應地,一同服用的胃藥也要遵循這個規律。

胃黏膜保護藥

胃黏膜保護藥如硫糖鋁、思密達、德諾、米索前列醇等。影響此類藥物療效的關鍵在於胃內藥物的濃度,以及藥物與胃黏膜接觸的時間。如果胃裏有食物,會降低藥物濃度,減弱藥效;而另一方麵,食物能減慢胃排空藥物的速度,延長藥物與黏膜的接觸時間,因此這類藥物應在兩餐之間服用效果最佳。

促胃動力藥

促胃動力藥如嗎丁啉、西沙必利、舒麗啟能等。通常在餐前半小時服用,這樣當進食時,血液中藥物的濃度能恰好達到高峰,從而充分發揮藥物作用。

胃出血 從總統說起

前俄羅斯總統葉利欽1997年的時候,因為胃潰瘍嚴重出血再次住院,據他的私人醫生透漏說:“葉利欽總統所患的胃潰瘍是由於在 19 9 6年做完心髒搭橋術後不得不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引起的。”

可見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造成胃黏膜廣泛淺性損傷,直至糜爛發生潰瘍,嚴重者會引起胃大出血。瑞典醫生對一組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者進行16~63個月的隨診期中發現,每天服用 75 mg者,消化道出血的發生率為 1.6%。事實上,容易引起胃出血的藥物有很多,主要試一下幾類:

非甾體類抗炎藥

非甾體類抗炎藥如撲熱息痛、消炎痛、保泰鬆、炎痛膏康長期服用容易引起的胃出血,它們對胃黏膜均有明顯的刺激和誘發潰瘍作用,甚至可致胃出血或穿孔。因為這些藥物作用到胃黏膜後,損害胃黏膜,使組織前列腺素對維持細胞理化特性保護作用減弱,胃黏液和碳酸氫鹽分泌減少,PH值降低,胃的正常環境被破壞,胃黏膜細胞的脂蛋白層就會被溶解,導致黏膜下毛細血管損傷壞死和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