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不可不知的常見誤區(2)(3 / 3)

早起空腹吃藥後測出的血糖是準確值

有些糖尿病患者習慣了早期空腹吃降糖藥,然後檢測空腹血糖。其實,這樣檢測出的血糖值是不準確的。患者吃了降糖藥,藥物對體內血糖起了作用,是服藥後的血糖,所以不準確。患者檢測空腹血糖前,千萬不要吃降糖藥,否則檢測不出準確值,也不能真實反應患者的病情,影響治療。

另外,糖尿病患者在去醫院進行檢測之前,不宜改變以往的生活習慣,如不吃東西,否則會影響檢測結果。需要注意的是,在檢測的前一天晚上,糖尿病患者不宜吃太油膩的食物,10點以後最好不要進食和飲水。

忽視了定期血壓檢測

糖尿病很容易引起高血壓,從而對心髒和血管造成損害。因此,糖尿病患者不能忽視血壓檢測,應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測。糖尿病患者測得的正常血壓值應該是130/85毫米汞柱。另外,個人用的電子血壓計測量出的血壓值有一定的誤差,患者最好到醫院用水銀柱血壓計進行監測。

有了自我檢測不用定期到醫院檢測

糖尿病患者除了要進行自我監測外,還需要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測。因為控製糖尿病的治療需要檢測的不僅有血糖、血壓,還有糖化血紅蛋白、尿酮、尿糖和尿微量蛋白等。為了準確起見,糖尿病患者最好定期到醫院檢測以上這些指標。

在這些指標中,糖化血紅蛋白能反映患者最近兩三個月的血糖平均水平,也能反映葡萄糖代謝的情況。患者去醫院檢測這些指標,醫生可根據患者的檢測結果判斷患者的治療方案是否起效,病情是否控製得好,並據此來調整治療方案。

另外,還有一些指標不能進行自我檢測,隻能到醫院檢測,如尿糖、尿酮、尿微量蛋白和糖化血紅蛋白等。例如,尿微量蛋白要1~3個月檢測一次,要求數值準確,可檢測出糖尿病患者腎髒的輕微損害,若是本來就有腎功能損害者,則需要經常去醫院檢測尿微量蛋白。

因此,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測,使對糖尿病的監測更準確,可以更好地控製病情,預防並發症。

運動前不用測血糖

運動前需要檢測一下血糖,也許這一點被很多糖尿病患者忽略或忘記了,然而,這卻是非常必要的。除了一些糖尿病並發症的患者不適合運動外,血糖過高或血糖波動較大的患者也不適合運動。另外,血糖低的患者也不適合運動,否則可能會在運動過程中暈倒。所以,糖尿病患者在運動之前要記得檢測一下血糖。

“多尿”是由“多飲”引起

許多糖尿病患者會有這樣的體會,就是多喝水就會多尿,所以,他們認為多尿是因為喝了過多的水。其實不然,糖尿病患者的多尿症狀是因為血糖高引發的,而不是喝的水過多而致。由於體內含糖量過高,所以需要通過排尿的形式將糖排出體外,糖尿病患者就出現了多尿的症狀。此時,水分也隨著排出了體外,機體再次處於缺水的狀態,患者也就又出現了口渴的感覺。所以說,糖尿病患者多飲和多尿的症狀都是由高血糖引起的,是機體自我保護機製的作用,不需要控製飲水量。飲水太少可能會引發“高滲”現象,即機體缺少水分,血液濃縮,糖分和代謝廢物無法及時排出,由此而導致血漿滲透壓升高。這種症狀嚴重時會出現昏迷現象,增加了危險性。

即使多尿,糖尿病患者也需要多飲水。水對人體很重要,中醫的建議是“水要喝夠,汗要出透,便要排清,才能長壽”。而對糖尿病患者而言,喝足夠的水也對健康有益,主要有以下幾方麵的作用:

(1)能及時排出體內代謝廢物,預防泌尿係感染疾病。

(2)改善血液循環,降低血黏度,增加血容量,預防糖尿病並發症。

(3)避免“高滲”現象,預防高滲昏迷和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患者應以喝白開水為主,不宜喝太多的含糖飲料。不要在感覺渴的時候才飲水,要及時喝水,因為當人感覺渴的時候,機體已經處於缺水狀態,體內調節已經失衡。在運動過程中,要多飲水,每次大約150毫升左右。若糖尿病患者在運動中出汗過多,更應及時補水,否則會造成身體缺水而出現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