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糖是血糖的準確反應
糖尿病有“三多一少”的症狀,其中一多就是尿多,即尿糖。由此,很多人根據尿糖確診糖尿病。其實不然,尿糖並不代表血糖升高。雖然血糖升高的表現是尿糖,但是還有其他病症也能導致血糖升高。並且,有一些患者血糖升高了也沒有出現尿糖的現象。
尿糖更多的是受腎糖閥的影響。人體腎糖閥的正常值是8.9~10.0毫摩爾/升。也就是說,當人體血糖高出這個正常值的時候就會出現尿糖現象。但是,腎糖閥的值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是會發生變化的。例如,女性在妊娠期,或患腎性糖尿病時,腎糖閥會降低。其結果是,雖然出現了尿糖現象,但此類女性的血糖仍然低於8.9毫摩爾/升,而且還可能會出現低血糖。還有一些老年人和腎性糖尿病患者,其腎糖閥會升高,所以,在血糖很高的情況下也不會出現尿糖現象。
所以,尿糖並不代表血糖升高。患者不宜通過尿糖來判定糖尿病。並且,若是血糖升高引起尿糖,當尿糖情況出現時,此人就已經患上了糖尿病,並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因此,人們應根據糖尿病的早期症狀及時檢測胰島素受體的結合率,及早發現糖尿病,及時治療。
家務勞動能夠代替預防糖尿病的保健運動
一些糖尿病患者是家庭主婦,她們一天做許多家務,如做飯、洗衣服、帶孩子等。也許有的人認為做了這麼多家務就等於運動了,還用進行體育鍛煉嗎?她們認為家務勞動可以代替預防糖尿病的保健運動。這個觀點看似正確,但其實是錯誤的。
家務是一種輕體力勞動,雖然繁瑣,也使人勞累,但是其消耗人體的熱量非常少,靠家務勞動一般是不能減輕體重的。因此,糖尿病患者不能以家務勞動代替運動,還需要合理安排時間進行體育鍛煉。
另外,經常做家務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把勞動和運動結合起來,例如,可以每天用兒童車推著孩子去散步,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進行體育鍛煉,或者在公園裏一邊看孩子一邊進行體育鍛煉等。並且,帶著一份輕鬆愉快的心情做家務對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也是有利的。
加大防治措施力度
糖尿病的防控治療有“五駕馬車”,患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堅持控製飲食、適量運動、合理用藥、及時檢測、適時豐富防控知識才能收到理想的治療效果。據此,一些糖尿病患者進行全方麵的防治。但是為了更快地降血糖,他們過度節食、過度運動、過度用藥,結果造成低血糖,甚至還會出現昏厥的現象。由此可見,防治措施的力度加大對身體是不利的,患者須合理適度地進行。
多吃無糖食物不影響血糖
市場上有很多無糖月餅、無糖餅幹、無糖麵包等所謂的無糖食品,一些糖尿病患者就認為這樣的食物所含熱量低,能有效控製血糖,所以就不加節製地吃。事實上,這些食物隻是不含有蔗糖,或者用木糖醇等其他甜味劑代替了蔗糖,而這些甜味劑一般是低熱卡糖或不產熱卡糖。因此,所謂的無糖食品並不是無糖,而且這些食物都是糧食做的,糧食中就含有糖分,一塊月餅中的糖分相當於一頓飯的糖分。說吃這些食物能有效控製血糖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另外,一些無糖點心、無糖餅幹中常含有澱粉和油脂,屬於高熱量食品,吃多了反而會讓人長胖。因此,糖尿病患者不能吃過多這樣的食物,還是要將這類所謂的無糖食物算在控製的飲食之中。糖尿病患者應首選一些粗糧、蔬菜、豆類和奶製品等,應少吃這類無糖食品。
多吃肉、少吃飯可控製血糖
肉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糧食中含有糖,一些糖尿病患者就多吃肉、少吃飯,認為這樣既補充了豐富的蛋白質又控製了血糖。但是,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應以清淡為主,不宜吃過多的葷菜,攝入過量的油脂。肉類食物進入人體後也可能會轉化成糖或提供脂肪。所以,糖尿病患者最好少吃肉,將肉和飯合理搭配,平時炒菜應少放油,烹飪食物多采用水煮、涼拌、清蒸、涮等方式。
有了家用血糖儀就萬事俱備
家用血糖儀是糖尿病患者常用的自我檢測儀器。這種儀器雖然使用方便簡捷,但檢測範圍在1.1~13.3,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患者用家用血糖儀檢測時,低於1.1或高於13.3就會顯示過低(LOW)或過高(HIGH),而不能再顯示具體數值。此時的情況就比較危險了,患者應及時到醫院進行靜脈血液檢測或酮體檢查,並及時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