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拔牙前後詳細的醫學檢查很必要。比如,在檢查口腔時要衝洗發炎的牙周袋,將膿腫的牙齦切開引流,給全身抗感染治療,在必要時使用胰島素。
再次,不能空腹拔牙。拔牙前一定要吃飯,以免出現低血糖,而低血糖是糖尿病並發症之一。
最後,拔牙後必須嚴格遵醫囑。比如紗布要咬半小時再吐出,拔牙後24小時之內不能吃過熱的食物等。
拔牙與血糖的起伏關係密切,一定要控製好血糖後再去拔牙,這樣才是安全之舉。
糖尿病患者洗臉的正確方法
糖尿病是常見的內分泌疾病,聽上去似乎和眼睛沒有太大聯係,實則不然。調查顯示,糖尿病病情在5~10年以上的患者,發生眼底病變的大約占50%以上。
眼部病變是糖尿病嚴重並發症之一,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預防眼部感染,隻要避免手上的細菌感染到眼部,就能大大減少眼部病變的發生。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掌握正確的洗臉方式非常重要,而最簡單可行的方法就是按照下麵的步驟洗臉:
(1)先用香皂洗去手上的汙垢,用流動的自來水衝洗幹淨。
(2)用香皂清洗臉盆,然後用流動水衝洗幹淨。
(3)往臉盆裏加溫開水(熱開水自然冷卻,最好不用熱水摻兌涼生水,因為生水中存在大量細菌)用於洗臉。
用此種方法洗臉雖然麻煩一些,但隻要養成洗臉的好習慣,就能最大程度地保持眼部健康。
糖尿病患者洗澡要當心
糖尿病患者常常合並心腦血管疾病,血液黏度水平偏高,血糖的波動起伏也較大,麵臨的風險比正常人大。患者在洗澡時,經常有昏倒甚至猝死的情況發生,因此,糖尿病患者洗澡時需要特別注意。
(1)洗澡的水溫不宜過高,一般水溫要控製在30℃~38℃。糖尿病很容易引發心血管係統的自主神經病變,糖尿病患者用高溫熱水洗澡時,促使了並發症的酶活性上升,使得在糖尿病發病過程中,發生血管收縮和微血管動脈硬化。水溫過高還可能會引起心跳加快。處於過熱的環境時,心髒不得不加倍工作以增加皮膚血流量。如果患者心髒本身有病症,過快的心率將危及生命。
另外,水溫過高還可能導致感覺遲鈍、手腳麻木等神經障礙,或四肢無力、關節炎、皮膚瘙癢等多種並發症。所以糖尿病患者洗浴時,應以溫水為宜。
(2)洗澡時間不宜太長,次數不宜多。洗澡時間最好在25分鍾以內,一般老年糖尿病患者每周洗一次即可,夏季可適當增加次數。洗澡時間太長會減少大腦和內髒的血液供應,出現眩暈、惡心、虛脫等症狀,而洗澡次數太多則會使皮膚幹燥瘙癢。
(3)不應空腹洗澡,否則容易出現低血糖,以飯後1小時洗澡為宜。
(4)洗澡時,使用肥皂不宜過多,洗澡的速度也不宜過快。
糖尿病患者更需有“潔癖”
糖尿病容易合並感染,並且在感染後影響血糖控製,加重病情。搞好個人衛生有利於對糖尿病病情的控製,對皮膚、牙齒、眼睛和足部的保健,可減少皮膚感染的機會。所以說,糖尿病患者更需要有“潔癖”。
皮膚的保健
用無刺激性浴液和溫水洗澡,洗澡後可使用一些液體護膚用品;避免皮膚抓傷或挫傷;從事有可能造成手部損傷的工作時應戴上手套;避免曬傷;天冷時注意保暖;如果出現皮膚損傷要盡快治療。
牙齒的保健
控製好血糖;餐後刷牙;每隔半年請牙科醫生檢查一次,並告知牙科醫生自己患有糖尿病。
眼睛的保健
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問題在早期是可以治療的,隻要出現下列情況,就應盡快去看眼科醫生:視線模糊或複視;視野縮小;眼部壓力增加或疼痛;光線較暗時看物體困難。
為了進一步降低出現眼部問題的危險性,患者應經常測量血壓並戒煙。
足部護理
用溫和香皂和溫水洗腳;仔細、輕輕地清洗腳趾間、趾甲周圍,然後用軟毛巾擦幹;足部皮膚幹燥,可以擦潤膚膏,但不要用在腳趾之間;每天檢查足部,看有無紅腫、破損、擦傷、變色和皮疹等現象;不要赤腳;仔細挑選合適的鞋子;每天換幹淨、柔軟的襪子,襪子不要太緊;如果要剪趾甲,應在清洗、擦幹後剪,要平剪,不要剪得太短,否則容易損傷甲溝皮膚,造成感染。
慎防足療誤區
糖尿病對大小血管和神經係統都有損害,因此病人肢體容易受傷,而且受傷後不易察覺,再加上患者免疫力低下,易引起感染,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慎做足療,走出足療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