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罕見的秦有頸“半兩”
老董泉苑
作者:傅紹慶
有頸“半兩”,指半兩錢幣。“兩”字的中間豎筆直抵第一筆上橫者,較常見於漢“四銖半兩”中。而秦“半兩”有頸者則多譜未載,亦未見相關收藏刊物披露過。在網上見過幾枚,但皆漫漶不清,說是有頸,實則勉強。
餘日前得一宗生坑“半兩”60餘枚,多戰國、秦“半兩”,間有兩枚漢“八銖半兩”,其中就發現了此枚甚為罕見的秦有頸“半兩”。該泉為大生坑品,紅斑綠鏽入骨。外輪渾圓、內穿方正,形製規範。錢文小篆方折。直徑35毫米,穿徑10.5毫米,厚1.5毫米,重7.7克。諸多原素表明其為秦“半兩”無疑。析其錢文書寫,“半”字右側第三筆末缺上挑筆觸,“兩”字二筆及三筆末呈隱起狀,但“兩”中之豎筆卻清晰、飽滿地直抵上橫,形成了獨特的有頸“兩”!(“兩”字放大圖)細觀此泉整體,地章、字口、筆劃間並無銅漬殘渣等流銅狀物,且此“兩”之豎上下過渡自然、粗細等同,所以絕非流銅使然!故斷為罕見之秦有頸“半兩”。(責編:丁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