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通寶”背“一錢一分”小平錢
老董泉苑
作者:劉盛全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繼承了元朝的專製製度,從多方麵采取措施使權利更加集中,專製主義的統治更為森嚴。
明朝初年,曾仿照蒙古人的辦法使用鈔票,而不是銅錢,禁止民間以金銀交易。但是不久,就改為銀鈔兩用都可,以紙幣為主,錢幣為輔。
然,朱元璋即位以後,即以年號加“通寶”為錢文,終明一代,無“元寶”錢文,這是為何?一避朱元璋“元”字之諱,又避“元朝元寶”嫌疑,故明朝無“元寶”錢,而明朝錢幣的特征是:方正、呆滯。
時至天啟年間鑄錢“天啟通寶”小平銅錢,從此明朝的錢製就複雜起來了。單是錢幣背麵的文字,也有很多種,有紀局名、地名的“戶工、高、淅、福、雲、密、鎮、府、院、新”;紀重的有“一錢、一錢一分、一錢二分”等。天啟錢有折二錢,但鑄得不多。當十錢種類卻很多,大小輕重不一。
筆者今在此介紹的是自藏的一枚“天啟通寶”背“一錢一分”小平銅錢。縱觀是品,正麵中央鐫刻“天啟通寶”四字,錢文古拙清晰;背麵穿孔右“一錢”二字,穿孔左“一分”二字,以示幣值。鏽色深沉老舊,包漿一體自然,錢形製方正、呆滯,似無今之好事者仿造之嫌。
古舊錢幣世界,向我們展示了幾千年來的市朝變遷、經濟興衰,以及風俗人情,名流逸事。隻要人類求知欲望存在一天,對過去與未來的探索就永遠不會停止。古舊錢幣,以其悠久的曆史、深刻的內涵、典雅的造型、優美的文字,吸引了無數的愛好者和收藏家,我們從中獲得知識和無限樂趣,遠遠超過了藏品本身的價值。
據《中國古錢新品集》(華光普先生主編,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一書載,“曆代古錢當今價目表二零零八年元月”390頁“天啟通寶”背“一錢一分”,參考標價25000元。
古舊錢幣收藏,是一種文化,文化就應該交流,獨樂不若眾樂,今將是幣公示於眾,希冀與方家、同好,齊享共樂為幸!(責編:丁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