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為嫌銅臭雜花香(1 / 1)

為嫌銅臭雜花香

總編視線

作者:董凡

農曆陽春三月,正是草長鶯飛的季節,也是一個給人帶來好心情的季節,各類的同學、朋友聚會郊遊也常選在這樣的好時候進行。在一次這樣的朋友聚會中,一位過去對收藏毫無興趣的朋友突然問我能否送他一枚古幣,佩戴在腰上?我覺得很驚訝,因為在我看來這位朋友永遠不可能與收藏沾上邊的。這也讓我想到了兩件事:其一,在全民收藏的熱潮中,已經沒有誰可以獨善其身;其二,在眾多的藏品門類中,古錢的確有其獨具一格的魅力。

對於錢幣,筆者基本上是一個外行,錢幣欄目有資深的專家及其內行編輯來具體負責。我雖然也喜愛古幣,但頂多隻能算是一個業餘愛好者。我喜歡上錢幣,緣之祖輩傳下來的一些花錢,花紋精致,質地飽滿,有些凹處可見斑斑鏽跡,有種說不清的神秘悠遠的味道。

花錢又稱“厭勝錢”,早些年也不是很昂貴,卻有神秘的張力,尤其是上麵豐富的圖案信息,常常濃縮了曆史上某個時代豐富的文化內涵。因此,每每閑逛古玩市場,看到那些精致的花錢,總是不由自主地被吸引,我喜歡它的那份不張揚的厚重之美。雅興來時,將收藏的花錢一一拿出來,細細擦拭、端詳;間或也會將其佩戴在身上,讓它們出去亮亮相,留下一個又一個心情故事。相信熱愛收藏的朋友們都有這樣的體會,與自己心愛的藏品相伴的日子是不會寂寞的。

宋代詩人陸遊在《夢行荷花萬頃中》寫道:“無風無際路茫茫,老作月王風露郎。隻把千樽為月俸,為嫌銅臭雜花香。”這首詩是陸放翁臨終前的絕筆之作。描述的是他在夢中見到自己到天上當了管理蓮花的月王和風露郎官,隻願以千樽美酒作為每月的工資,因為怕錢幣的臭氣會汙染了荷花的清香。我想聰明的古人,一方麵以“視金錢為糞土”來表達清高的情操,一方麵又不能不承認金錢的重要性,花錢是否是在這兩者中間的平衡之產物呢?

一件古樸的花錢,一個做工精良的古人留下來的銅牌子,在五光十色的藏品世界裏,它們應該是無聲的黑白電影,是懷舊的老唱片。洗練卻不矯作張揚,每每看到他們,你不由不想,在它的背後有多少故事耐人尋味?

花錢自古以來有很多都是用來佩戴的,是那種戴上便不會再離身的東西,與主人的汗水淚水糾纏交織,便像吸收了生命與時光一樣,時間愈久,便愈透出光澤,有一種細水長流的溫暖。花錢的神秘之處,在於它遇到與之親密相近的人後,絕不辜負愛它的人,別看放在那兒不起眼,但帶在身上卻會將你內在的氣質發揮到極致。

花錢雖然很可愛,但在錢幣這個豐富的收藏門類中卻是一個不起眼的小項,本刊的“老董泉苑”欄目一直為眾多的讀者所關注,但苦於篇幅所限,長期以來,一直沒有機會充分滿足廣大錢幣愛好者以及老董先生粉絲們的需求,為此,我們接到了不少讀者、作者的電話,表達了對這個欄目的期待及對“老董”先生的關心。在此我代表雜誌社及老董先生對大家的關愛表示感謝,此外,為了答謝眾多的錢幣愛好者,本期隆重推出了“錢幣專題”,有更多精采的錢幣文章待您賞讀。

唐代詩人韓愈有詩雲:“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一抹春光可以帶來明媚,一簾春雨可以潤物無聲,一縷春風可讓枯枝重綠,誰不願感受“吹麵不寒楊柳風”的溫暖?誰不願看到桃花朵朵開的爛漫?然而春光短促,流年易逝,或許你跟我一樣,是一個常懷夢想的人,若果真如此,願我們都能不負這明媚的春光,珍惜時光,珍惜夢想,在收藏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