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對嬰幼兒因消化不良而引起的腹瀉,可在其肚臍中央貼1小塊傷濕止痛膏,5-6小時更換1次,連用幾次,便可止瀉。
8.將1隻熟柿子烘幹後壓成糜狀,再用適量粳米煮成粥,然後放入柿糜,每日1劑,分若幹次服食,可治腹瀉。
9.取50克茶葉煎成濃茶汁,加入50克紅糖,再煎至茶汁發黑時飲服,治腹瀉效果明顯。
10.將15枚去皮核的荔枝幹,4枚去核的紅棗加水煎服,可治脾胃虛弱引起的慢性腹瀉、老人五更瀉等症。
11.夏季因飲食、受涼而引起的腹瀉,可用熱紅糖水送服4粒胡椒,每日3次。
12.治療小兒因受涼而引起的非細菌性腹瀉,可將少許清涼油塗在其眼內和尾骨上,每日2次。
13.因受涼而引起的腹瀉,可讓患者俯臥於床上,在兩肩胛骨內側分別抓住一根較粗的筋(即肚筋),先提起來,猛地鬆開,這樣反複提拉幾次,便有療效。
14.適量豆腐加醋煮熟服食,或加紅糖水煮沸10分鍾後服食,均可治久瀉不止。
便秘
1.將新鮮土豆洗淨搗爛取汁,每日早、午餐前各服1次,每次120克左右,可治習慣性便秘。
2.取20毫升土豆汁,10克白糖,用開水衝服,每日2次,可治便秘。
3.取25克油口服,每日2次,有潤腸通便之效,治便秘療效顯著,無副作用。
4.將肥皂切成3厘米左右長、2厘米粗的錐形,在清水中泡10秒鍾,外表潤滑後,輕輕插入肛門,稍待片刻,即可排出大便。
5.將韭菜籽烘幹,研成細末,以開水衝服,每次5克,每日3次,可治便秘。
6.將半湯匙鹽放入250克溫開水中攪勻,再加2湯匙蜂蜜,晚睡前飲服,可治老年性便秘和習慣性便秘。
7.將橘皮洗淨,切成細絲,加適量白糖、蜂蜜煮沸,每日3次,每次l湯匙,可治愈便秘。
8.將鮮菠菜洗淨,在沸水中燙3分鍾,撈出拌以麻油,每日服2次,可治便秘。
9.用100克大米煮成粥,將250克連根的菠菜切碎,放進粥中煮熟,加適量油、鹽服食,可治大便秘結。
10.將50克麻油、70克蜂蜜一同調和,每日分早、晚2次隔水蒸熱服用,可治便秘。
11.取60克黑芝麻搗爛,煮成糊狀,分2次服完,可治便秘。
12.用焦決明泡茶,取濃汁飲服,約4小時後,多數患者都能排便。
便血
1.取30克黃花菜,15克木耳,用水煎煮成1碗水後,衝入6克頭發灰,服食,可治大便中帶有鮮血、淤血。
2.將豆腐渣炒焦後研細,用紅糖水送服,每次6-9克,每日2次,可治長期不愈的大便下血。
3.取30克白雞冠花,加750克水,煎剩300克,去渣取汁,打入1個雞蛋,煮熟後加適量白糖服食,每日1次,連服1周,可治便血。
4.用120克鮮苦瓜根加水煎服,可治大便帶血。
5.取6枚荔枝,6個胡桃仁,6枚紅棗肉,9克茶葉,加水煎湯當茶飲服,可治非痔瘡性便血。
6.將香蕉皮燒熟食用,可治痔瘡便血。
7.把30克槐花放入30厘米豬大腸內,兩頭紮緊,加水煮湯,放少許食鹽,飲湯食腸,可治肉內便血、肛裂、大便硬結出血等。
頭痛
1.仰臥,用白蘿卜汁滴鼻,左痛滴左、左痛滴右。每次3-4滴,每日2-3次,可治偏頭痛。
2.偏頭痛發件時,取濕毛巾敷在痛處,毛巾捂熱後就隨時更換,一般20分鍾左右就能減輕疼痛。
3.用一隻手的拇指和中指使勁按兩邊的太陽穴,另一隻手的拇指和食指按揉後頸部的頸窩,可治頭痛。
4.將250克蕎麥麵和適量米醋製成麵餅,放入鐵鍋烘熱,包在毛巾內趁熱包紮患處,可治頭痛。
5.雙手浸入熱水中讓水沒過手腕,每次浸半小時。在浸泡的過程中,要保持水溫。連續浸泡數次,偏頭痛症狀可消失。
6.用食用鹽輕擦舌尖,並且喝一杯鹽開水,頭痛症狀可望減輕。
7.每天反複梳頭,再用木梳齒輕輕叩擊頭皮3-5分鍾,可治療血管神經性頭痛、偏頭痛等。若能針對頭部穴位和疼痛部位叩擊,療效會更好。
眩暈
1.取1片生薑貼於內關穴,男左女右,再用繃帶或手帕紮好,可保持24小時不暈車暈船。或將1片鮮薑含於口中,或喝些薑汁,也能減輕以至消除暈車暈船現象。
2.取500克冬瓜子,焙幹研成細末服用,每次50克,早、晚各1次,久服可治眩暈。
3.在乘車、船、飛機前,用一小塊傷濕止痛膏貼在肚臍部位,可預防暈車、暈船、暈機。
4.取雞蛋7個,去外皮和子的絲瓜絡1隻,加水4大碗同煮;雞蛋煮熟後去殼,在蛋上劃7-8刀,放入鍋內再煮,至水減少至2大碗左右即成。飲湯吃蛋,分2-3次服完,可以眩暈。
5.喜蛋(受精雞蛋)存入8天後,煮熟食用,每日1-2個,10天為一療程,能治頭暈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