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外科常見病(2 / 3)

2.自我防護

(1)非急性期可加強腰部功能鍛煉,多做腰肌背伸練習。

(2)重症患者,急性期過後3-6個月內避免參加重體力勞動或激烈的體育運動。

(3)平日配合理療、按摩,增加局部血液循環,可有效的降低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急性發作。

(4)腰椎間盤突出症,多在扭傷、勞損或著涼後發生,那麼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突然的毫無準備的動作。在變腰勞動時要盡用屈髖、屈膝代替猛烈彎腰。

(5)冬季,注意腰部保暖,以防發腰椎間盤出症。

急性腰扭傷

急性腰扭傷是指當彎腰搬提物體,或扛抬重物,或久蹲突然站起,造成腰部肌肉強力收縮,引發的腰部肌肉、筋膜、韌帶、小關節囊、腰骶及骶髂關節等組織的損傷,出現劇烈腰痛、腰肌緊張、活動受限的病症。本病好發於下腰部,以青壯年多見。急性腰扭傷早期如能采取積極合理的治療,一般多能獲得治愈。如果失治或誤治,常發展為慢性腰部損傷,且兩者常互為因果,使腰部損傷逐漸加重。

1.病症表現

(1)急性腰肌扭傷;扭傷時腰部有撕裂感,腰痛劇烈不能伸直,活動則疼痛加重,腰部呈強迫體位,重者不能行走站立,咳嗽或打噴嚏腰痛加劇。

(2)急性棘上、棘間韌帶扭傷:有明顯的腰部前屈或扭轉外傷史,扭傷時常可伴有清脆的撕裂聲響,繼之腰部固定不能活動,動則劇痛。

(3)急性腰骶關節扭傷:有明確的負重外傷史,腰骶部疼痛,腰部呈前屈狀不能伸直,直腰多以手叉腰或手支撐膝部,行走遲緩且疼痛,咳嗽或打噴嚏時使腰痛加重,部分患者有向下肢放射性疼痛。

(4)急性腰椎間小關節扭份:腰部有旋轉損傷史,疼痛劇烈,活動受限,疼痛可向臀部及下肢放射。

(5)急性骶髂關節扭傷:有腰部旋轉損傷史,傷側腰和骶髂部劇痛可向下肢呈放射痛。打噴嚏,咳嗽等使疼痛加重。行走、站立及轉腰均因疼痛而受限。

2.自我防護

(1)防止腰部較長時間的固定在一個體位。應隨時注意調整姿勢,變換體位,減少損傷。

(2)睡床、座椅等,不宜彈簧過軟。平時堅持腰背肌功能鍛煉。

(3)腰部一旦損傷,應臥硬板床休息,積極治療,防止形成慢性疾患。

癤是發生於皮膚毛囊及其所屬皮脂腺周圍的急性化膿性感染,致病菌通常為金黃葡萄球菌,好發於頭、麵、頸、腋下、臀部等皮脂腺豐富易於受到摩擦的部位。局部多發癤腫或散在反複發作者稱為癤病。發生於夏季稱為暑癤。如小兒頭皮部暑癤治療不當,引起膿毒留滯或旁竄發病,未破的形如蟮拱頭,破潰的形如螻蛄串穴,稱之謂螻蛄癤。主要與小兒脾胃虛弱有關。

1.病症表現

(1)最初出現一個紅腫、痛的小硬結。硬結逐漸擴大,有的呈錐形隆起,頂部出現一黃白小“膿頭”。紅、腫、痛隨炎症的擴大而增加。最後癤的中部變軟,膿頭脫落,膿液排出,疼痛停止,創口迅速愈合。

(2)小的癤一般無全身症狀,大的癤可有全身不適,畏寒,體溫升高,食欲不振和頭痛等。

2.自我防護

主要是注意皮膚的清潔,特別是天熱出汗的季節,可常洗澡、洗頭、洗衣服。腫療周圍皮膚要保持清潔,周高錳酸鉀溶液或用酒精洗擦,以防附近毛囊發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