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藥藥片
藥片最怕受潮,也最易吸潮。若包裝不嚴、加之環境濕度大、溫度高,儲存不久即會發生變色、黴變、崩解、粉碎等。這樣的藥片服用後不僅藥效大打折扣,還會引起胃腸道的不良反應。所以,中藥片的儲藏應采用玻璃瓶包裝,且要密閉、遮光,置於陰涼幹燥處。有條件者可同時在藥瓶內放入1小袋密封的生石灰或烘幹的矽膠以防潮。
3.中藥藥膏
藥膏是將藥材充分煎煮去渣濃縮後,加入煉蜜和炒製過的糖而製成的稠厚的半流質製劑。因藥物成分與糖的比重不同,故溫度過高會使藥膏變稀、分層,或因發酵而腐敗。儲存時,應裝入瓷瓶或茶色玻璃瓶密閉,並放於陰涼處。入夏則應放入冰箱內。
4.中藥糖漿
糖漿是內含中藥成分的提取物,並加有防腐劑、芳香劑及濃蔗糖溶液。糖漿劑本身在一定程度上能抑製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但若在較高溫度的環境下,糖漿會很快酸解,產生渾濁、異味,並徹底變質。所以中藥糖漿劑必須裝在幹燥無菌的容器中(最好裝滿瓶,瓶內不留空氣),密閉後將瓶置於20℃以下的恒定低溫環境中避光儲存。
哪些用剩的藥不宜留
1.所剩藥品不夠一個療程的和不屬常用的藥物不留
這些藥物若存放多了不便管理,還易造成混淆。
2.極易分解變質的藥物不留
如阿司匹林極易分解出刺激胃腸的物質;維生素C久置分解會失去藥效等。
3.有效期短,且沒有長期保留價值的藥物不留
如乳酶生片、胃蛋白酶合劑等,放置時間較長就會降低藥效。
4.沒有良好包裝的藥物不留
一些藥物遇潮容易變質,需要有避光防潮的包裝。如包裝不好的片劑藥吸潮後會黴變。沒有標明有效期和失效期的零散藥物或外包裝盒已舍棄的藥物不宜留。因這些藥無法掌握存放時間和是否失效。
5.不了解作用與用途的藥物不留
因不了解其適應症,根本無法也不可能再次應用。
6.注射液及某些抗生素眼藥水不宜留
注射液一般所剩藥物不夠一個療程,而且像青黴素等藥物必須在注射前做皮試,並要在醫護人員指導下使用。還有一些抗生素眼藥水,需臨時配製,放置久了會變質失效。
識別藥品有效期
識別藥品的有效期、失效期對保證患者用藥的安全有效至關重要,以下分別介紹識別國產藥、進口藥有效期的方法。
1.國產藥
由於藥品理化性質及貯存條件的差異,藥品的有效期往往長短不一。一般來說,藥品的有效期為1年-5年。國產藥品有效期可按生產批號推算。例如:批號為950703,表明該藥是1995年7月生產的第3批藥品,有效期標明為1998年6月,即該藥可使用至1998年6月30日為止;還有的藥品標明失效期為1998年12月,即表示該藥可使用至1998年11月30日。
2.進口藥
近年來,我國進口藥品日益增多,但對於進口藥品有效期的標識,大多數人並不了解。進口藥多用英文表示。英文的失效期有:Expirydate(Exp、date)、Expirationdate、Expiring、Use-before;有效期有:Storagelife、Stedilty、Validity等,還有的國家對有些藥品的有效期用Usebefore……表示,如:Usebefore:Dec。97表示該品應即在1997年12月之前使用。法文的失效期:DatedeP’eremption或單用pere’mption;有效期Datedepre’paration。
進口藥的製造期和失效期的年、月、日排列順序,各國習慣不同。例如,藥品的失效期為1999年3月31日時,其不同的表示方法如下:
歐洲:采取日、月、年的排列順序,即:Expirydate31.Mar。1999或31.3.1999;
美國:采取月、日、年的排列順序,即ExpirydateMar。31.1999或3.31.1999;
日本:采取年、月、日的排列順序,即:Expirydate1999.3.31.
從上例可以看出,大多數國家“年”用阿拉伯數字表示,“月”用英文或法文縮寫排在“年”之前。也有的國家與我國的批號表示法相同,如日本,但日本藥品包裝的批號常以昭和年表示,但隻要在昭和年份加上25年即為公元年份。如:日本進口藥標有效期1970,2,表示日本昭和70年2月,按上述計算方法,此藥的有效期即為公元199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