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邁步從頭越
市場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隨著經營範圍、業務板塊逐漸發展壯大,傳統的管理模式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已不適應新的發展要求,特別是在2008年全球經濟逐漸低迷的情況下,當各行各業都積極轉變經營方式,拓展思路,尋求新的發展道路時,西南交建還沒有完全意識到市場環境的變化。
雖有一支能吃苦、能戰鬥的優秀幹部職工隊伍,但因思想守舊、開拓創新意識薄弱,導致企業在發展道路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常安登眼裏,當時西南交建的情況用一個字概括,就是“難”。集團內部機構繁亂、人事冗雜,作為一個集團公司的機關單位,工作人員就達到400餘名,有的職工隻是掛個名,除了月底領工資時能見到一麵,平時根本見不到人影。
在整個市場經濟的大潮中,西南交建隨時處於漩渦的邊緣。
在內外交困的形勢下,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謝其華走馬上任。在目睹公司的現狀之後,謝其華開始為公司診斷“病情”,之後在緊抓生產經營的同時,就連續開出解放思想、強化管理、調整機構、精簡人員幾劑猛藥。
在謝其華的“新政”下,集團機關從原來的24個部室精簡至13個;公司通過競聘上崗定崗定員等方式,機關人員由400多人精簡至129人。
在這樣大刀闊斧的整治下,機關的作風迅速得到扭轉。
事實上,關於這次整治,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謝其華有著自己的想法。
他在各種場合都強調,集團上下要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解決一個“勇”字,去除一個“怕”字,發揮一個“闖”字。
在謝其華看來,隻要是有利於公司發展的就應當馬上做,隻要是有利於經濟效益的就應當馬上辦,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在挫折中樹立信心、在絕望中尋找希望。領導就要做到責任要扛、心裏要急、行動要快。隻有找準問題,才能解決問題,隻有大膽的闖,公司的路子才會越走越寬。
有整頓就有“陣痛”。在這次精簡機構的過程中,有200餘名職工回家待崗。雖然這些職工在競聘中落選,但公司一直對他們都予以高度的關注,按時繳納社保費用,還根據個人的工作年限發給他們相應的工資,最低工資1800元,最高工資2200元,以保證他們的日常生活。
“待崗隻是暫時的,目前公司通過努力,已新中標了幾個項目,對於我們想幹事、能幹事的部分待崗的人員又會馬上重新上崗,發揮自己的作用。”部分待崗的員工對此充滿信心。
今年來,集團共任用中層幹部13名,其中選拔4名中層幹部。從建工集團、冶金集團等單位引進房建、礦山等工程技術人才16名,增強集團的技術力量。
同時,完善了對獲得執業資格證人員的獎勵辦法,舉辦各類教育培訓班31場次,培訓人員3500人次,加快人才培養,鼓勵員工成才。
心係職工共同圓夢
趙豔波今年5月才正式到工會工作,雖然她對工會工作是一個新手,但她善於思考,工作有激情,特別是在為職工服務的時候更是一副熱心腸。
公司有300多戶職工住在關上小區,她到職工中間走訪的時候,很多職工反映,現在孩子入學難。
了解到這一情況後,她馬上對這些職工進行統計。在她的統計數據中,在近三四年達到入學條件的有43名職工子女。
掌握這一數據之後,趙豔波多次到官渡區教育局協調,在她的協調下,官渡區教育局承諾,一定會妥善安排這些適齡孩子入學。
當她把這個消息告訴這些職工時,職工紛紛表示,趙豔波為他們解決了一個大難事。
雲南省水利水電工程有限公司是西南交建的一個子公司,有一位職工身患白血病,做手術的時候沒有血源,工會倡導職工義務獻血捐款活動,通過驗血檢測後,其中符合條件的3名職工為其義務獻血。在解決血源的基礎上,職工還為其捐款3萬餘元。
王建華是雲南中航建設有限公司的一名職工,在王建華入院治療後,工會為他開展愛心捐助活動,捐款1.3萬元,並給予2000元的慰問金,公司領導和工會領導先後兩次到醫院看望慰問。
歐陽大洲是雲南浩瀚礦山工程建設有限公司的一名員工,因為生病,家庭比較困難,知道這些情況後,工會同樣號召職工攜手幫助歐陽大洲度過難關,一共為他籌集到20140元愛心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