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體育武術教學探究(2 / 2)

(二)加強身體素質的全麵訓練和基本技術訓練

身體素質水平的提高不僅能提高專項運動水平,也是預防運動損傷的關鍵環節。注重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訓練,能有效提高肌肉力量、柔韌性、身體靈活性和協調性。這樣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還可以使體溫升高,從而達到比賽前的效果,這樣可以減少運動損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嚴格管理好學生的身體素質練習,並要求學生按照正確的動作要領進行練習。在訓練中,運動負荷安排不當。教學活動時間過長或強度過大,容易引起突發性運動損傷;或者由於訓練安排的不合理,導致學生的身體,關節,肌肉,韌帶累積的疲勞得不到及時放鬆和恢複就容易造成過度疲勞。在這種狀態下,如果運動過分地集中在上肢或下肢某一身體部位,使局部運動負荷過大,就會發生運動損傷。

(三)合理、科學地安排訓練

教練根據不同身體素質、技術水平的學生安排不同強度的訓練。加強基本的技術和身體身體素質訓練,掌握正確的基本技術及其動作要領,可大大減少不必要的運動損傷。如踹腿技術,正確的著力點在腳跟,初學者或動作不規範者,在擊打腳靶或沙袋時,往往著力點在腳尖也很容易造成損傷。再如,做直拳動作時,正確擊打目標時的著力點是拳麵,如果動作不規範,用拳眼接觸目標地,很容易挫傷大拇指,甚至導致大拇指根部骨折。因此掌握正確的基本技術是防止運動損傷的前提。同時,還要結合氣候條件等因素。體育武術運動的複雜性、競技性,對學生心理方麵的要求越來越高,有些學生存在著不同類型的恐懼,教練要用正確的方法教導學生,同時,善於觀察學生,與學生溝通,做好教學的宣傳工作,消除心理障礙,在訓練過程中要合理、科學地安排對抗訓練,比如在訓練中通過戴護具抗擊打、按級別對抗等訓練手段來盡量減少損傷的發生。

結論

通過調查,我國體育學的守教學場地、器材與世界先進國家有明顯的差距,同時教學場地周圍的保護設施不完整,訓練館結構不合理,器械使用不當或長時間耗損都是導致運動員的綜合實力無法進一步的提高。同時季節氣候等因素的影響,但為保證成績,訓練不得不選擇在氣溫很低的條件下進行。由此,易發生凍傷,或因肌肉抽筋引起肌肉韌帶損傷。有些運動員缺少武德,對訓練設施進行擊打,導致訓練器材使用壽命減短。

世界競技講究的是綜合水平的體現,我國的體育武術運動的設施明顯落後於發達國家,國家對於體育武術沒有重視起來,缺乏經費的投入。如果沒有科學的訓練設施,運動員的力量、速度、戰術意識的訓練,也會極大地影響運動員在比賽當中的連貫性,失去比賽的戰鬥力。

參考文獻:

[1]任重宇,楊光.體育專業大學生運動損傷發病率的比較研究[J]. 浙江體育科學, 2011,(5):107-111

[2]戰迅.王心桐.徐漢朋.普通高校大學生運動損傷的調查與分析[J].齊魯醫學雜誌,2010,(4):79-80

[3]陳金鼇,陸彩鳳,王欣,左彎彎.健身鍛煉心理預測因素與運動損傷的相關性研究[J]. 體育科學,2011,11(2):29-36

[4]宋軍,吳建強.運動損傷問題的心理學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進展,2006,5(3):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