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的發生肯定是有原因的。因此,找出原因並改正,可以預防頸椎病。
慢性勞損是頸椎病的病根。所謂慢性勞損是指超過正常生理活動範圍的最大限度的活動。包括有:工作的姿勢不當,處於坐位,長期低頭工作並且保持一種姿勢,雖工作量不大,強度不高,但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發病率特高。如現代白領、文秘、計算機員、會計、公務員、電子行業員工、教師、大中專學生等都為頸椎病的高發人群。另外,生活中長時間打麻將、看電視亦可造成慢性勞損。
睡眠的不良體位是助因。因其持續時間長,會造成椎旁肌肉、韌帶及關節的失調,而波及椎管內組織,加速退變過程。特別是枕頭過高,頭部一直處於屈曲狀態,更加容易誘發頸椎勞損。
不適當的體育鍛煉也會引發頸椎病。超過脊柱耐量的活動或運動,可加重脊椎負荷,造成脊椎的韌帶、關節和椎間盤的微小損傷,長期積累下來就容易發生脊柱的退行性變。尤其在缺乏正確指導下進行,一旦遭受外傷,則後果更加嚴重。
在日常生活中針對上述原因采取正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可以減少頸椎病的出現,讓頸椎病無機可乘。
1.工作姿勢好
坐姿要盡可能保持自然的端坐位,保持正常生理曲線。通過升高或降低桌麵與椅子的高度比例,調整最適合自己的體位。如果有條件,不妨設一塊與水平線呈10°~30°的斜麵工作板,如同畫板一般,在這塊斜板上進行寫字工作,同樣有利於保護頸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頭頸正確的姿勢,不要偏頭聳肩,看書、操作電腦時要正麵注視,保持脊柱的正直。
長期低頭伏案工作者,要注意動靜結合,操作電腦時,應確保整隻腳掌著地。使用讓您的腳部平穩著地的可調節工作台、椅子。在上班時間,要實行多次短時休息,每工作1小時左右就要站起來做做工間操,活動活動四肢、頸椎,消除頸部肌肉、韌帶的疲勞,防止勞損。不要躺著看書、看電視。
堅持頸部保健和強身鍛煉,可以增強頸部肌肉、韌帶的強度和頸椎穩定性,有利於改善頸部關節的生理功能。緩解頸、背部肌肉痙攣,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疲勞,減輕臨床症狀,特別是有車族和長期坐辦公室的人員,每天要抽出一定的時間進行鍛煉,應注意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另外,爬山、遊泳對預防頸椎病效果較好。
2.睡姿好
睡覺時要選擇合適的枕頭,不宜過高或過低,枕頭高度以本人一拳高為宜,或與自己的肩部等高。枕芯內容要求細碎、柔軟。枕頭的形狀以中間低,兩端高的元寶形為佳。此種形態可利用中部凹陷部來維持頸椎的生理曲度,對頭頸部可起到相對製動與固定作用。
3.合理飲食,預防感染
首先要防止酗酒,因為酒精會影響鈣質在骨上沉積,使人易患骨質疏鬆症、骨質軟化症,加速頸椎退變;減少脂肪攝入,適當補充氨基酸,飲食中應富含鈣、蛋白質和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D等營養物質。應多吃魚類、豆類、新鮮蔬菜,多吃乳製品。
其次要預防咽喉部炎症及上呼吸道感染等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因為這類炎症一旦經淋巴係統向頸部及關節囊擴散,往往成為頸椎病的原因或誘因。平時要注意保暖,預防各種上呼吸道炎症,預防感冒,保持口腔清潔。不要用電風扇和空調直接吹。乘車或運動時注意頸部保護,避免急拐彎、急刹車或突然轉頸。已有頸椎病者應避免猛然回頭和頭頸部負重,坐車不要打瞌睡,按摩時切忌猛烈的手法。
長期以來由於社會普遍缺乏對頸椎疾病的認識和必要的防治手段,缺乏從日常生活、居住環境、職業特點及預防保健等對頸椎病全方位進行保健和康複的方法,頸椎疾病發生率越來越高。如果你想在當今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做到“站直了,別趴下”,就請關注你的頸椎,保護你的頸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