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尾椎骨痛”蔓延全身後……

名為“雪域狂飆”的網友在某論壇上發了這樣一個帖子:我是位教師,今年31歲,尾椎骨疼痛已經兩年多了,去醫院拍過片,但也沒檢查出什麼問題。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作為班主任,我要抓緊給學生們做輔導,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但身體卻不配合,這兩天尾椎骨疼得厲害,感覺在向上蔓延,腰也開始疼了,現在的我是一刻都坐不住。妻子說這是長期久坐落下的傷。可能是吧,但該怎麼解決呢,不知哪位高人能指點一二?

尾椎骨疼痛有很多種原因,除了跌打損傷等外力原因外,長期久坐,勞損過度,加上坐姿不當是引發尾椎骨疼痛的主要因素。

防治慢性勞損型尾椎骨疼痛的方式首先是端正坐姿,坐一段時間後就站起來走走,休息五分鍾。

其次,患有慢性的尾椎骨疼痛者,最要盡量減少或避免患處承受壓力,平常坐的時候,可在椅子上擺個類似救生圈的減壓坐墊,減輕患處的壓力。

最後,熱敷患處。每晚臨睡前用熱毛巾敷在患處,以自己能承受的溫度為宜,連續更換,熱敷三到五次,堅持一段時間,疼痛感就會減輕。

需要注意的是,尾椎骨痛時,千萬不能用力按摩患處,即使這樣做能緩解疼痛。

注意了,頸椎病可不是小毛病

當城市裏一幢幢高樓崛起,一台台電腦搬進大樓,一批批躊躇滿誌者翩然入駐時,一種新型的都市疾病——頸椎病開始蔓延開來,侵蝕著“精英”們的身體……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變,由於脊柱異常而直接引發的頸椎病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許多寫字樓裏的白領、辦公室裏的工作人員以及整天工作在電腦前的人員,忙碌了一天後常常覺得脖子發僵、發硬、腰腿疼痛,甚至有頭痛、頭暈、視力減退等異常情況。據統計,辦公室工作群體頸肩腰腿痛的發病就緒高達70%~80%,2005年10月專家在全國頸椎病學術會議上發表的統計報告令人震驚:我國有5000萬~1.5億頸椎病患者,患者年齡呈現出低齡化趨勞,且發病率在逐年提高。辦公室職員、外科醫生、教師、刺繡工人、汽車司機、足球運動員、雜技演員等頸椎病的患病率比一般人群高4~6倍。西裝革履的男士們每天為追求幸福而奔波忙碌時,付出的是最為寶貴的健康身體。假如你把健康與生命看做是奔向幸福彼岸的車或船,那麼維護它就應當成為你每天的必修課。男士們,是該關注你的頸椎的時候了!

吳女士,三十出頭,某電腦公司工程師風華正茂,工作很勤奮,在電腦前一幹就是一整天,在公司的職位年年提升,可謂春風得意。可近來常常出現手指麻木、頭暈,脖子僵硬,工作一會兒就酸痛難忍。起初她以為是工作忙所致,也沒太在意,誰知症狀逐漸加重,變得沒法工作,甚至連走路也有點困難。到醫院一檢查,發現重度骨質增生,壓迫頸部神經和脊髓,已是嚴重的頸椎病,必須馬上接受治療。

正如吳女士一樣,很多人是在不知不覺中患上了頸椎病的。頸椎有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病還不知道,任由其自然發展,以致延誤治療,失去康複機會。那麼,什麼情況下應當懷疑自己正在受到頸椎病的困擾呢?當身體出現下列症狀時,頸椎可能已經出了問題,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1.頸肩部隱痛不適。

2.偶爾發作的頸痛伴上肢放射痛。

3.經常落枕。

4.常發作頭痛、頭暈,並且與頭部的活動有關。

5.手指麻木。

6.雙手握物不穩或無力。

7.腹部束帶感或飽脹感。

8.血壓過高或過低。

頸椎病症狀錯綜複雜,具體表現因人而異,有的病人可以有脖子發僵、發硬、疼痛、頸部活動受限的症狀;有的表現為肩背部沉重、肌肉變硬、上肢無力、手指麻木、肢體皮膚感覺減退、手裏握物有時不自覺地落下等;有些病人出現下肢僵凝,似乎不聽指揮,或下肢綿軟,有如在棉花上行走;另一些病人甚至可以有頭痛、頭暈、視力減退、耳鳴、惡心等異常感覺;更有少數病人出現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礙,甚至四肢癱瘓。當然,不是每一個頸椎病病人都會在身上表現出所有的症狀,往往是出現部分症狀,而且大部分病人表現輕微,病程也比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