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由於競爭壓力及生活節奏等原因,很多人都不得不挑燈夜戰。其實,可以向毛主席學習一下製衡養生,如白天睡個午覺,同樣可以養精蓄銳。
鄧小平的養生五訣
鄧小平,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他以豁達的心胸和過人的智慧安享93歲高壽。
關於養生,鄧小平曾自己概括道:“我今天的思維還不算老化,主要還是靠日常的運動,如散步、打拳、遊泳等;對問題、對事物,多抱以坦然樂觀的心情;生活正常,調理得當;讀書、看報、打橋牌、看足球、逗小孩。”
這段話,歸納起來就是“堅持鍛煉、樂觀豁達、合理膳食、勤於動腦、家庭和睦”。
鄧小平青年時代就養成了健身的好習慣,雖然日理萬機,但總是忙裏偷閑進行鍛煉,如遊泳、登山、散步、足球等都是他所喜愛的活動。心態方麵,他雖然在中國政壇三起三落,曆經磨難,但在逆境中他始終保持積極樂觀,麵對驚濤駭浪寵辱不驚,這也是國際輿論界稱他為“打不到的小個子”的原因。同時,他的高壽與他規律的、合理的膳食密不可分,“早餐8點半,午餐12點,晚餐6點半”,幾十年如一日。工作之餘,鄧小平還喜歡看書報、看電視、打橋牌等,以活躍腦子,這對他晚年仍保持良好的決斷力很有幫助。此外,鄧小平能頤養天年,與他和睦的家庭密不可分。他和卓琳相伴走過了53個春夏秋冬,攜手恩愛,患難與共,正所謂“家和萬事興”,成為他事業上的堅實後盾。
張學良的順境、逆境雙重養生
張學良,陸軍一級上將,奉係軍閥首領張作霖的長子,施行易幟使中國從形式上走向了統一,為中國抗日戰爭作出了巨大貢獻。論體質,他並不強壯,年輕時還得過肺病;論條件,他中年後即被長期幽禁,曆經艱辛。但這一切坎坷,並沒有阻礙他的長壽,他仍然硬朗地得享百歲高齡。
關於張學良的長壽,很多人都疑惑不解,其實道理很簡單。他雖然年輕時脾氣不好,但中年以後他身陷囹圄,性格就變了。他學會了自控,努力調整自己的情緒,即使身處逆境也依然不怒、不煩、不躁。他如此注重養心,才得以在順境、逆境都能保持健康。
同時,張學良還長期堅持戶外運動,喜歡曬太陽。就在他被禁於貴州省修文縣陽明洞時,仍竭力爭取到戶外沐浴陽光。有材料顯示,日光中紅外線不僅能使皮膚、肌肉、骨骼及深層組織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代謝增強,還能鎮靜神經,減輕疼痛,緩解支氣管痙攣,提高五髒六腑、各器官組織的微循環功能;紫外線的適量照射,能殺死皮膚上的細菌,刺激骨骼的造血機能,改善貧血症狀,使人麵色紅潤,容光煥發。而且,日光還能使皮膚裏的麥角固醇轉變為維生素D,促進機體對鈣、磷的吸收,固齒壯骨;能刺激皮膚黑色素增加,增強皮膚組織對外界機械、化學的或冷熱刺激的屏障作用,提高抗病能力。
此外,張學良也非常重視生活習慣的培養,不僅飲食規律有節,睡眠起居也在家庭醫生克威·詹姆斯的指導下逐步趨向合理。聰明的他,還喜歡以釣魚、寫作、欣賞花卉等來消遣自樂,這無疑為他單調的生活增添了眾多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