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漢字中的情緒養生智慧(3 / 3)

關於解憂方法,人們往往會想到“舉杯消愁”,可是,過度飲酒不僅會“愁更愁”,還會急火攻心,使人中風,甚至猝死。中醫認為,通過食療可以解憂,如黃花菜(金針菜)等,也可選擇能夠條達肝氣、疏解脾胃鬱滯、清心降火的藥物。現代醫學認為,對於憂者可以采用心理療法,針對長期鬱鬱寡歡者可通過親朋好友進行支持、鼓勵、安慰等;針對孤僻、退縮與社會隔離者,可以采用社交技巧訓練或人際關係指導等方式;針對因家庭破裂、婚姻矛盾等原因所致的憂鬱者,可采用協調夫妻及家庭關係的方式,對因治療。

其實,對於任何情誌疾病,最重要的還是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正如孔子“樂以忘憂”,隻有樂觀、理性地對待人生追求,才能永遠快樂,防病養生。

無“愧”過人生

“愧”,本義為慚愧,從以上分析便能看出,當人之內心有了愧疚羞慚時,即心中有鬼,必形色匆匆,惶惶不安。

愧作為人內心負麵、陰暗的情感或情緒,主要由想了或者做了與自己價值觀和道德標準違背的事情所致。研究表明,一個人在做虧心事的意念階段,心理上常常表現出自相矛盾或常處於耗神費心之中;當虧心事得逞,精神上雖然一時處於極度興奮狀態,但隨後便處於憂慮之中;當虧心行為敗露時,受到周圍人群、社會輿論的譴責,法律的審判時,精神又處於心亂如麻、沮喪、恐懼、自卑和緊張的狀態;即便是虧心之事尚未敗露但必定處於心神不安、自慮、自責的精神狀態。可見,虧心行為的全過程,都是精神折磨、自我身心摧殘的過程。現代醫學認為,當一個人做了虧心之事後,便會陷入各種不良的情緒之中,甚至造成神經係統失調,內分泌功能紊亂,導致人體功能失常,進而引發多種疾病。例如,有些男人有了外遇,回到家中往往會感到對不起自己的妻子,雖然越軌得逞時精神興奮,但事後又擔心被自己的妻子發現而處於憂慮之中,長期沉浸在這種情緒裏,不僅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還會演變成一種病態。

中醫認為,心包氣血不足的人,容易出現羞愧,表現為膽小、害羞、緊張、臉紅、心跳、手心出汗、不敢直視或對視,雖然沒做虧心事,同樣會心驚。對此,可以通過食療進行補益心血、心氣,如四君子湯、黨參、元肉、五味子、阿膠、龍骨、百合、麥冬、大棗、雲苓、白芍、北芪等。

與此同時,中醫將人的精神和情緒狀態分為兩方麵,一是積極、好動、向上、進取、樂觀的,屬陽性;一是消極、沉淪、安靜、畏縮、悲觀的,屬陰性。隻有陰陽平衡、相輔相成、交替出現,人體才算處於常態。有些人因刺激、激動等因素,陽性的精神狀態亢奮過頭,長期的失眠,於是陰性的精神會以睡眠外的另外一個麵目出現,如情緒低落、喪失興趣、恐懼不安、懊悔、愧疚、自責、自殘,甚至自殺等,屬於陰虛陽亢。對於有自傷、自殘、自殺心理和行為的,可選擇針刺患者十三鬼穴,或局部放血;對於初期自覺愧疚、失眠、早醒、噩夢、多夢的,治療以艾灸、湯藥為主,以恢複身體的陰陽平衡。

此外,自卑也可使人心生愧意,經常否定自己,自覺慚愧。這往往源於攀比、競爭等壓力,多數自卑的人起初是受到父母、老師、同學長期有意無意地譏諷或貶低,傷害了心氣,進而產生對自身的懷疑和否定。為此,人在生活中,應當保持積極、樂觀、進去、向上的態度,問心無愧才能健康、坦蕩度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