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是指慢性感染所引起的彌漫性咽部病變,多因病原微生物、物理或化學性刺激、氣候、季節、鄰近器官疾病、全身疾病、過度疲勞等因素導致慢性咽炎的發生。主要表現為咽部有各種不適感覺,如異物感、發癢、灼熱、幹燥、微痛、痰多不易咳淨、講話易疲勞,或於刷牙漱口、講話多時易惡心作嘔,有時還伴有呼吸係統疾病。
慢性咽炎
【取位】內庭、照海、太溪、湧泉、大敦、脾、上身淋巴結、咽喉及氣管、肺及支氣管、鼻
【療法】
1.按摩+芳香
步驟一:取適量薰衣草精
油,塗在下肢、全足,將雙手搓熱,揉搓小腿至局部發熱,再屈食點揉脾、上身淋巴結各50耀100次。
步驟二:按摩者屈食指自外向內壓刮咽喉及氣管、肺及支氣管各50耀100次,再緩緩按揉鼻50耀100次。
步驟三:掌擦湧泉至局部透熱,點按內庭、照海、太溪各30耀50次,用力揉掐大敦30耀50次。
2.艾灸
步驟:取湧泉,采用艾條溫和灸,每次灸30分鍾,至局部有溫熱感,皮膚出現紅潤,每日或隔日灸1次,每月灸10次為一療程,至症狀消失為止。
3.刮痧
步驟:使用角刮法刮拭湧泉、然穀,刮至局部發紅或出痧點為宜。
4.敷貼
用藥:吳茱萸30克,生附子6克,麝香0.3克。
製法:將上述藥物研細末,加少許麵粉與醋調和,做成麵餅。
用法:臨睡前將藥餅蒸至微熱,敷在湧泉,即可入睡。睡後3小時左右若腳心發熱,則說明火氣下行。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支管炎是指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從類型上看,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其中慢性支氣管炎多為內傷咳嗽或急性支氣管炎失治、反複發作、治療不徹底等,造成肺部感染所致,反複發作後還可能出現繼發性感染或全身症狀,嚴重者甚至還會導致肺氣腫或肺源性心髒病。
慢性支氣管炎
【取位】太衝、三陰交、豐隆、足三裏、湧泉、肺及支氣管、食道及氣管、甲狀旁腺、心、脾、胸部淋巴腺、喉及氣管、胸、乳房
【療法】
1.按摩
步驟一:向下壓低足掌,做踝部旋轉數次。按摩者以雙手拇指從被按摩者足部兩側向上推肺及支氣管、食道及氣管各50耀100次。
步驟二:以食指刮壓法刮甲狀旁腺、心、脾各50耀100次。
步驟三:按揉胸部淋巴腺、喉及氣管各50耀100次,以雙手拇指從足趾向足心方向推壓胸、乳房50耀100次。
步驟四:雙手拇指交替按揉足背骨縫處,並向足趾方向緩慢移動。再以屈食指點法點按太衝、三陰交、豐隆、足三裏各30耀50次。
2.足浴
方一
用藥:魚腥草150克,蟬蛻20克,麻黃50克,細辛100克。
製法:將上述藥物加水煎煮。
用法:趁熱先用藥蒸汽熏鼻,待水溫適當時進行足浴,每日1~2次,每次30分鍾左右。
方二
用藥:白附子、川芎、細辛各10克,白芷20克,蔥白5根。
製法、用法同方一。
3.艾灸
步驟:取足三裏、豐隆,用艾條溫和炙灸足三裏、豐隆各10分鍾,以皮膚發紅為度,起床及睡前各1次。10天後改為每日1次,常年不斷。
4.敷貼
方一
用藥:胡椒7粒,桃仁10粒,杏仁4粒,梔子仁3克,雞蛋清適量。
製法:將上述藥物搗爛,用雞蛋清調成糊狀。
用法:將藥糊敷在湧泉,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日換藥員次,至症狀明顯改善或消失。
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久咳痰多、喘息者。
方二
用藥:白礬30克,二醜15克,麵粉、米醋各適量。
製法:將白礬、二醜共研為細末,加麵粉適量攪勻,用醋調成膏狀。
用法:將藥膏敷貼湧泉,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次日晨起去掉。10日為一個療程,連用1~2個療程。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偏熱者。
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是指鼻腔黏膜及黏膜下組織的炎症,四季皆可發作,但以春季最易複發或加重,多由急性鼻炎反複發作或治療不當造成。此外,當人體肺氣虛弱、脾虛失運時,極易使衛表不固,寒邪或濕濁滯於鼻竅,也易引發炎症。
【取位】湧泉、太溪、太衝、大敦、行間、隱白、足三裏、豐隆、三陰交、腎、輸尿管、膀胱、鼻、上頜、頭頸淋巴結、額竇、胸部淋巴腺
【療法】
1.按摩
步驟一:屈食指點按腎、輸尿管、膀胱各50耀100次。
步驟二:按揉鼻、上頜、頭頸淋巴結各50耀100次,屈食指點按額竇50耀100次,按壓胸部淋巴腺50耀100次。
步驟三:用大魚際擦湧泉至局部發熱,點揉太溪、太衝、大敦、行間、足三裏各30耀50次,同時按揉內、外膝眼數次。
2.刮痧
方一:用垂直點按法刺激隱白,點按60次。
方二:用刮痧板刮拭下肢胃經,再以垂直點按法刮拭豐隆、足三裏、三陰交,至局部發紅、發熱或出痧點,長期堅持。
3.下肢運動
步驟一:仰臥,臀部靠牆,下肢抬起後貼在牆上,腳跟緊貼牆,腳心朝天,腳心與胸要平行,下肢與軀幹呈90毅直角。
步驟二:將雙腳掌同時貼牆,腰臀部自然抬起來,停頓數秒鍾,再將腳心重新與胸部平行,腳心朝天。每天重複5分鍾,長期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