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女性發育特點及女性疾病常識(3)(3 / 3)

月經的正常表現有哪些

正常的月經有它自身的規律和特點,能感覺得到和看得見的表現有:

(1)月經初潮:指女性第一次來月經。

月經初潮一般在13~14歲,也有早到10~12歲或晚到17~18歲來月經。初潮年齡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環境:生活在城市的女性比生活在農村的女性來月經要早;氣候:熱帶地區比寒帶地區來月經要早;健康狀況:身體健康的女性比體弱多病的女性來月經要早;等等。但是如果女性18歲以後仍無月經,則應該到醫院檢查,尋找原因。

(2)月經周期:從來月經的第一天算起,至下一次月經來潮,一般為25~35天,平均約28天。

(3)月經持續時間和月經量:月經持續時間因人而異,可以從1~2天到7~8天不等,多數在4~6天。經血量通常以用多少紙墊或衛生巾及浸透程度來作粗略估計。每次月經血總量約10~60毫升為正常。一般認為使用衛生巾(或紙)在30片以下為正常。月經血較多,如果不影響日常生活,不需治療。如果月經血過多,並引起頭暈、疲乏,口唇、指甲蒼白等貧血表現,則應到醫院檢查就診。

(4)月經血特點:月經血一般暗紅色,血量多時為鮮紅色。月經血因子宮內膜釋放抗凝血物質,所以一般不凝固,但偶爾會有小凝血塊。

(5)月經期症狀:月經期一般無特殊不適,有時可有全身不適,如困乏、乳房脹痛、手足發脹、下腹及背部酸脹下墜等,還可有便秘、腹瀉、尿頻及食欲差,個別有頭痛、失眠、心慌、精神壓抑、憂鬱及易激動等,這些症狀多在月經後自然消失。少數人月經期還可有腹痛現象,即痛經。若疼痛較厲害,可到醫院檢查一下是否有婦科疾病。若無婦科疾病,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吃一些止痛藥。一般認為在生孩子之後痛經即可消失。

月經的正常與否往往標誌著女性生殖係統的正常與否,應該認識月經的這些特點,注意觀察自己的月經規律,及時發現引起月經異常的婦科疾病。

什麼是婦科疾病

常見的女性疾病有哪些

女性生殖係統的疾病即為婦科疾病,包括外陰疾病、陰道疾病、子宮疾病、輸卵管疾病、卵巢疾病等。

常見的婦科疾病主要有以下幾類:

(1)生殖係統炎症:如外陰炎、前庭大腺炎、前庭大腺囊腫;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黴菌性陰道炎、老年性陰道炎、細菌性陰道炎);宮頸炎;盆腔炎(急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

(2)性傳播性疾病:淋病、梅毒、軟下疳、生殖器尖銳濕疣、生殖器皰疹、艾滋病等。

(3)女性生殖係統腫瘤:外陰腫瘤、陰道腫瘤、子宮頸肌瘤、子宮頸癌、卵巢良性腫瘤(卵巢囊腫、卵巢良性畸胎瘤)、卵巢癌、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癌、子宮肉瘤、輸卵管腫瘤等。

(4)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腺症。

(5)月經病:功能性子宮出血、閉經、痛經、經前期緊張綜合征、更年期綜合征。

(6)女性生殖器官發育異常:先天性無陰道、處女膜閉鎖、卵巢發育異常等。

(7)女性生殖器官損傷性疾病:子宮脫垂、陰道壁膨出、尿瘺等。

以上這些疾病一般為單一發生,很少會同時發生。

婦科疾病有哪些常見症狀

生病後身體都會感覺有一些不適並會有一些異常的表現,這些在生病狀態下的特殊性表現即為疾病的症狀。婦科疾病常見的症狀有:

(1)陰道出血:陰道出血可來自陰道、宮頸和子宮,以子宮出血最多見。常見的引起陰道出血的疾病有:月經過多、月經不規則、持續性陰道出血、孕期出血、婦科生殖道腫瘤出血、生殖道炎症出血、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性出血等;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等亦可引起出血。

(2)白帶異常:正常情況下可有少量分泌物自陰道流出,稱“白帶”,這是宮頸和子宮內膜的分泌物,其中還有脫落的陰道細胞等。正常白帶為透明的粘液或乳狀物,無臭味,呈酸性。白帶在月經前期、排卵期和妊娠期可增多。在異常情況下如生殖道炎症、惡性腫瘤等,白帶常增多,並呈水樣、膿樣、豆腐渣樣或血性,可有臭味。患滴蟲性及黴菌性陰道炎時,常伴有外陰瘙癢。

(3)月經失調:如月經過多、月經過少、痛經、月經停止(又稱閉經)等。月經失調的主要原因可能為神經內分泌失調、生殖道腫瘤也可導致月經失調。

(4)下腹部包塊:最常見的婦科腹部腫塊是子宮肌瘤與卵巢囊腫,其次是附件炎症腫塊及卵巢癌等。懷孕後子宮變大也可在下腹部摸到“包塊”,為懷孕的子宮,應注意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