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21

文/阿劉

“瀑布天堂”中,上千條瀑布縱橫交錯,無論是唯美的“新娘頭紗瀑布”,還是美國第二高的“摩特諾瑪瀑布”,還是矮小的“酒碗瀑布”,都會帶來無窮的驚喜。

曆史上,這裏曾是著名的三文魚捕撈區,印第安人曾在此創造了輝煌的漁獵文化。而劉易斯和克拉克在當年穿越河穀探險的故事,更讓人銘記並廣為流傳。

在河穀四十英裏的土地上,幾乎種植了所有品種的葡萄,從“阿爾巴利諾”到“仙粉黛”,各個品種差異極大,因此釀出的葡萄酒的口味也截然不同。

如果驅車從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出發,沿老哥倫比亞河高速公路西行,一路上常有高大的常綠樹相伴左右,而那條美國西部著名的大河——哥倫比亞河上的采砂船與遊輪,則在大樹之間若隱若現。經過幾次轉彎,景色就換成了幾近腐朽的木橋和掛著青苔的日本楓,百米高的瀑布正隱藏在它們背後。當汽車盤旋至河岸的半山腰,映入眼簾的便是壯麗的哥倫比亞河穀景觀:靜謐的大自然與工業文明共存的景象,白鷺在繁忙的碼頭旁閑庭信步,古木參天的原始森林在水聲喧囂的大壩身後連綿不絕……

在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的交界處,億萬年的地殼運動,使得哥倫比亞河形成了這條蜿蜒130公裏、最高處達1200米的河穀。河穀隨著流淌的河水穿過喀斯喀特山脈,成為連接哥倫比亞高原和太平洋的唯一水運通道。河穀猶如山水畫廊:寬闊的河麵在起風時波光粼粼,意趣盎然,成百上千條瀑布隱藏在兩岸的原始森林裏,置身其中,好似進入了仙境。不僅如此,這裏還有上萬年的人類活動留下的遺跡——從橫跨白令海峽到達此處的印第安人,到工業文明帶來的太平洋鐵路和蒸汽船,成就了這個美國西部重要的交通樞紐的忙碌和繁榮,而它所哺育的波特蘭市,更是成了美國西部的大都市。

身高位居美國第二的瀑布

鷹溪步道上移步換景的驚喜

在許多攝影師心中,哥倫比亞河穀最吸引人之處就在於兩岸原始森林中的瀑布。據說,這裏的瀑布多達上千條,且形態各異,因此,這條河穀便有了“瀑布天堂”這一美譽。

從哥倫比亞河穀的最佳觀賞點皇冠頂出發,沿老哥倫比亞河高速公路往東,一路上可看到掛在峭壁上的各式各樣的瀑布,它們是串連沿線一係列州立公園的靈魂。

最先進入視線的是“拉托奧雷瀑布”,這條飛瀑高達80米,四周綠樹環抱,如一條玉帶垂入水中。往東行進約1.6公裏,便會看到“新娘頭紗瀑布”那迷人的身姿——這條瀑布形同新娘的頭紗,唯美至極。不過,瀑布周圍長滿毒葛,這種有毒植物似乎把它保護了起來,因此,人們隻能遠遠地欣賞這件大自然的傑作。繼續向東,“瓦基納瀑布”會讓人眼前一亮。這條在印第安語中意為“最美”的瀑布,從30米高的崖頂傾瀉而下,沿路形成階梯狀流水,煞是好看,因此這裏始終聚集著攝影師,他們正忙於用廣角鏡頭記錄流水的走向和動感。

再往東,就來到著名的“摩特諾瑪瀑布”。這條美國第二高的瀑布分為上下兩段,上段高165米,下段高21米,兩段之間有一座14米長的石橋——本森橋,這座橋是為了紀念波特蘭商人西蒙-本森而命名的。本森曾是這片土地的擁有者,他在去世前將自己的土地捐贈給了美國政府,以便讓普通民眾免費欣賞瀑布的美。站在石橋上,可以近距離地觀賞上、下兩段瀑布,而沿著石橋旁的一條不顯眼的小徑,便能一路攀上瀑布頂端。在這裏,遊人可將哥倫比亞河穀的美景盡收眼底。作為美國西部最有名的瀑布,它的形象經常出現在俄勒岡州的旅遊網站和宣傳畫冊上,成為美國西部無可爭議的標誌性景觀。

再往東就是“馬尾瀑布”了。這條瀑布與眾不同,它有著完美的曲線,從高處飛溯而下,彙入清澈見底的池塘,身形靈動而充滿張力。從“拉托奧雷瀑布”到“馬尾瀑布”,老哥倫比亞河高速公路將沿途的瀑布都連接了起來,遊人無需遠足,隻要將車停在路邊就能一飽眼福。不過,要想欣賞到更多特別的瀑布,則必須經曆一番艱苦跋涉,因為這個“瀑布天堂”將最動人的瑰寶隱藏在深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