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九十年,九十個偉大壯舉(1 / 1)

《中國共產黨九十年九十個第一》

特別關注

作者:劉金田

九十年風雨兼程,九十年春華秋實。

今年,我們滿懷喜悅地迎來了中國共產黨的九十華誕。從1921年到2011年,中國共產黨由成立而成長而成熟,經曆了奮鬥與探索並進、光榮與夢想交織的崢嶸歲月,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繪就了一幅逶迤而又氣勢磅礴、雄渾而又絢麗多彩的曆史畫卷。

展開這幅畫卷,中國共產黨曆史上的一個個“第一”,猶如一處處“點睛之筆”,引人入勝,令人深思:

第一批研究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團體、第一次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第一次黨的整風運動、第一次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讓我們看到中國共產黨是怎樣從隻有五十多人的小黨,逐步發展成為擁有七千多萬黨員的大黨,並堅強有力地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不斷取得勝利。

第一個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刊物,第一次提出毛澤東思想,第一次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讓我們看到中國共產黨是怎樣選擇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並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偉大事業。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形成,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第一個敵後抗日民主政權……讓我們看到中國共產黨是怎樣經過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推翻“三座大山”的黑暗統治,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啟了新的曆史紀元。

第一屆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個五年計劃,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憲法……讓我們看到中國共產黨是怎樣實現中國曆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全麵確立社會主義的基本製度,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東方大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

第一份土地承包合同,第一批經濟特區,第一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第一次正式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改革目標……讓我們看到中國共產黨是怎樣總結國內國際的曆史經驗,作出了改革開放的關鍵抉擇,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第一次完整提出四項基本原則,第一次完整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讓我們看到中國共產黨是怎樣實現了從幾千年的封建專製政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偉大跨越,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使人民當家做主,真正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

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次提出小康目標,第一隻股票,中國大陸第一條高速公路,第一次廢除農業稅……讓我們看到中國共產黨是怎樣改變舊中國一窮二白的落後麵貌,建立起門類齊全的現代工業體係,使十二億多中國人在現代化的道路上不僅解決了溫飽問題,而且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

第一次大型文藝工作座談會,第一次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第一屆全國運動會,第一批曆史文化名城,第一次舉辦夏季奧運會……讓我們看到中國共產黨是怎樣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使全國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教育科學文化素質不斷提高,向世界展現了中華民族高昂的精神風貌。

第一個民族自治區政府,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海峽兩岸高層人士第一次以民間名義會晤……讓我們看到中國共產黨是怎樣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麵,實現了國家的高度統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團結,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和各界愛國者,為了祖國的統一和繁榮結成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第一次提出槍杆子裏麵出政權的思想,第一次軍隊改編,第一次實行軍銜製,新時期第一次百萬大裁軍……讓我們看到中國共產黨是怎樣鍛造了一支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軍隊,並在革命勝利後成為人民民主專政的堅強柱石,成為保衛祖國的鋼鐵長城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力量。

第一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一次提出“三個世界”劃分的理論,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讓我們看到中國共產黨是怎樣倡導與維護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堅決反對以強淩弱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為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九十個“第一”,這裏不一一羅列,《中國共產黨九十年九十個第一》這本書做了精彩的闡述。每一個“第一”,都是一個偉大壯舉,都蘊含一段光榮曆史。它們充分展示了中國共產黨所創造的中華民族發展奇跡:九十年前中國共產黨誕生之時,麵對的是一個災難深重的舊中國;九十年後的今天,中國人民已擁有一個欣欣向榮的社會主義祖國。這也雄辯地證明,中國共產黨不愧為偉大、光榮、正確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愧為領導中國人民不斷開創新事業的核心力量。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回望過去,是為了更好地開創未來。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我們堅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一定能夠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征程中穩步前進,從勝利走向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