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高 脂 血 症(5)(2 / 3)

韭菜炒蜆子

【原料】 活蜆子300克,韭菜250克,蔥2根蒜適量,植物油20毫升,薑適量,醬油10毫升,豆醬20克,料酒20毫升。

【做法】 ①將蜆子放於水中浸泡,使之吐出泥沙,搓洗幹淨。

②蔥、薑、蒜切碎,韭菜切成3~4厘米長的段備用。

③油鍋燒熱,放入蔥、薑、蒜煸炒,待出香味後放入蜆子繼續翻炒,倒入料酒及韭菜,蓋鍋蓋燜一會,待蜆子全部開口後再將豆醬、醬油倒入鍋內即可。

【功效】 蜆子是生活在淺海灘中的一種蛤蜊。蜆一直被視為對肝髒有益的食品。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2以及可促進脂肪分解的肌醇。肌醇與維生素B12的搭配可保護肝髒功能。維生素B12可增加血紅蛋白含量,對貧血者有益。蜆子所含維生素、鐵、無機鹽等營養成分比較平衡,可促進膽汁的分泌。蜆子中牛磺酸含量也較高。另外,蜆肉所含蛋白質與人體必需氨基酸的營養價值可與雞蛋相媲美。

黑魚濃湯

【原料】 活黑魚1條(約重600克),冬筍片50克,水發冬菇50克,嫩菜心適量,植物油適量,紹酒適量,鹽適量,蔥段適量,薑塊適量,薑末少許,香醋少許。

【做法】 ①將黑魚去鱗、腸雜,衝洗幹淨,剁成大塊,將魚頭劈開,用開水略燙。

②將冬筍片放入開水中煮15分鍾,取出晾涼;將冬菇切成片;把嫩菜心洗淨待用。

③炒鍋中放油燒熱,加入薑塊、蔥段炒香,下冬筍片、香菇片和黑魚塊,煸透後加足量水燒開,加入紹酒,煮至湯汁呈乳白色時,下菜心,用鹽調味後即可盛入大湯盆中,食用魚肉時蘸薑末、香醋。

【功效】 黑魚又名烏魚,肉質厚且細密,魚刺很少,味極鮮美。黑魚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具有利水補脾、強陽益陰的食療功效。冬菇有降低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功效。竹筍為竹子的芽苞或嫩莖,又名竹芽。竹筍的品種較多,一般分冬筍、春筍和鞭筍。據測定,每100克春筍含熱量112.97千焦、膳食纖維0.7克、蛋白質2.1克、碳水化合物4.4克、脂肪0.1克,冬筍和鞭筍的含量與春筍相似。竹筍還含有豐富的無機鹽和維生素及天門冬酰胺等。《千金方》、《本草綱目》都認為筍能利水道。竹筍為低澱粉、低脂肪的天然食品,膳食纖維含量較高,經常食用對減肥有益。故高脂血症病人在食用本道菜時,既能享受極鮮的口感,又能降低膽固醇,增強機體抵抗力。

雪菜燒黑魚

【原料】 黑魚500克,雪菜100克,薑末5克,生薑1片,蒜茸適量,蔥花適量,醬油適量,鹽適量,胡椒粉適量,糖適量,麻油適量,雞粉適量,幹澱粉適量,紹酒適量,植物油適量。

【做法】 ①把黑魚洗淨,用刀在魚兩側劃細紋,用胡椒粉及鹽醃半小時,均勻抹上少量幹澱粉;雪菜洗淨,擠幹水切碎。

②鍋中放適量油燒熱,下薑片爆香,用小火把魚煎至兩麵金黃,盛出待用。

③用鍋中剩下的油爆香薑末、蒜茸,下雪菜炒勻,烹入紹酒,加入醬油、糖、胡椒粉、麻油、大半杯水、雞粉燒開,放入魚煮5分鍾,下蔥花炒勻即可。

【功效】 黑魚骨刺少,含肉率高,而且營養豐富,比雞肉、牛肉所含的蛋白質高。據測定,每l00克黑魚肉含蛋白質19.8克、脂肪1.49克、碳水化合物1.2克,並富含人體所需的鈣、磷、鐵、鋅等微量元素。中醫學認為,黑魚可“強陽養陰、退風去濕,治婦人血枯、經水不調、崩淋二帶”。黑魚鱗、尾有敗毒祛風、養肝益腎、通經利濕作用,還有補心養陰、澄清腎水、行水滲濕、解毒去熱等功能。其血能“治血分、理腳氣、利關節、活脈絡”。雪菜是低脂肪、低膽固醇、味道鮮美的蔬菜,故高脂血症病人食用本道菜有益身體健康。

滑炒黑魚絲

【原料】 活黑魚1條(約重1500克),色拉油適量,筍絲適量,鹽適量,味精適量,料酒適量,胡椒粉適量,濕澱粉適量,雞蛋清適量。

【做法】 ①將黑魚洗淨,取淨肉,切成薄片,再切成4厘米長的絲。

②魚絲加蛋清、濕澱粉上漿,入兩成熱的油鍋劃熟。

③鍋留底油,入蔥絲、筍絲煸炒,烹酒加湯及調料,下魚絲翻勺,淋油裝盤即成。

【功效】 黑魚學名烏鱧,有魚中珍品之稱,含肉量高,肉白嫩鮮美,富有營養,為最佳溜魚片原料。黑魚出水後不易死亡,死後也不易腐爛變質,便於運輸加工。其藥用價值亦高,有祛濕利尿、去瘀生新、滋補調養之功效,有較高的營養和藥用價值。

核桃仁鮮蝦炒韭菜

【原料】 核桃仁50克,韭菜250克,鮮蝦150克,芝麻油150克,食鹽3克,黃酒、蔥、薑各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