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曆史觀影響國家命運(1 / 1)

曆史觀影響國家命運

精華選讀

作者:王波

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參拜靖國神社,引起中韓等國強烈抗議。一時間,日本人的曆史觀再次受到質疑。二戰結束以來,日本右翼勢力一直沒有徹底反省侵略戰爭給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甚至篡改教科書,以達到欺騙後人的目的,受到國際輿論強烈譴責。人類曆史證明,不同的曆史觀,影響著不同國家的命運。

美國的曆史觀

從地理開拓到商貿開拓,從地區強國到全球大國,直至二戰結束後成為超級大國,美國這種從西部開拓時期演變而來的擴張主義一刻也沒有停止。這種曆史觀和價值取向影響了它的對外政策。不斷開拓,向外擴張,維護美國的利益,這一切成為美國對外政策的主旋律。

美國的對外擴張一帆風順,隻有珍珠港事件給美國以重創。吸取了這次慘痛事件的教訓,隻要感受到危險的存在,美國一般就會先發製人,因此,禁運、遏製、幹涉,甚至先發製人的武力打擊,成為美國慣用的處理國與國之間關係的方式。

美日同盟的核心是為了維護美國的利益,美國不會輕易讓日本拉著偏離這一軌道。2014年1月16日下午,美國參議院全體會議表決通過有關慰安婦問題決議案,要求日本政府為二戰期間強征亞洲國家大約20萬婦女充當日軍慰安婦的性奴役行為正式道歉。這是美國國會參眾兩院首次通過涉及慰安婦問題的法案。安倍拜鬼引發地區不穩定,讓美國認識到有必要向日本表明捍衛二戰成果的決心,同時這一動作也是對日本右翼勢力的一個政治警告。

東南亞國家的曆史觀

東南亞大大小小十多個國家,二戰中曾淪為日本殖民地。不過此前,它們也曾是西方的殖民地。有的學者認為,東南亞國家雖然在二戰中飽受摧殘,但日本的殖民統治和戰敗給了它們民族獨立的機會,從這個意義上講,或許有的東南亞國家不是特別仇恨日本。加上日本慣以經濟幫助為誘惑,而東南亞國家急需外來投資。此外,這些年,由於一些國家惡炒“中國威脅論”,影響東南亞國家對中國的正確認識,因此不難理解,安倍拜鬼後,東南亞國家選擇遺忘或漠視日本殖民曆史這樣的態度。

由東南亞國家的曆史觀也不難理解一些小國的慣常做法,那就是不輕易得罪人。

日本與德國:不同的曆史觀

2013年12月30日,德國政府發言人賽貝特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態,所有國家都應對20世紀發生的可怕事件負責,隻有正視曆史,各國才能共同構建未來。日本和德國都在二戰中犯下了滔天罪行,也都是二戰戰敗國,但兩國對待二戰曆史的態度截然不同。德國對曆史問題深刻反省,徹底摒棄納粹主義。今天,歐洲一體化的發展得益於德國正確的曆史觀,德國在歐洲和世界的影響也日益增大,贏得了普遍尊重。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日本一直對不光彩的曆史加以掩飾甚至否認,不願意徹底承擔曆史罪責。其錯誤的曆史觀隻會加劇地區領土爭端問題持續升溫,最終讓日本再次走上邪路。

俄羅斯的曆史觀

安倍參拜靖國神社後,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稱對此表示遺憾。

1939年8月,蘇聯與納粹德國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劃分了蘇德雙方在東歐地區的勢力範圍。但1941年6月,蘇聯遭受納粹德國的野蠻入侵。在隨後四年的反法西斯戰爭中,蘇聯人民作出了巨大犧牲。蘇聯解體後,在一些中東歐國家和獨聯體國家出現了重新評價二戰曆史的呼聲。在部分國家,二戰蘇軍英雄和戰爭勝利紀念碑甚至遭到破壞,少數人還公開質疑蘇聯在二戰中和二戰後的作用。

為了糾正少數人的錯誤曆史觀,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近年來每年都高調紀念衛國戰爭勝利日。2010年被獨聯體國家元首理事會宣布為“偉大衛國戰爭老兵年”,獨聯體各國共同舉辦慶典。時任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簽署新的軍人榮譽城市總統令,授予一批城市光榮稱號,為參加衛國戰爭的老兵提供住房和物質幫助,每個老兵都收到了總統的親筆賀信等。一係列大規模紀念活動就是讓俄羅斯人牢記曆史教訓,警惕和平麵臨的威脅,為俄羅斯複興創造良好的政治環境。

總之,國家之間的正常交往除了要考慮經濟、貿易、文化甚至安全需求,還取決於正確曆史觀的認同,特別是曾經敵對的國家之間。遠親雖然不如近鄰,但如果鄰居口是心非,誰又敢信任他?日本沒有正視罪惡曆史的勇氣,必然陷入四麵楚歌的窘境。是繼續深陷其中,還是及時懸崖勒馬,取決於日本的政治選擇。○

(本刊編輯部摘自《世界知識》201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