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名導們各有動靜(1 / 1)

行業觀察

2015年的第一季度,中國電影簡直是“炸鍋”了。前兩個月,全國總票房產值均超過了北美的票房,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影消費市場。

如此熱鬧的電影行業,水平參差不齊的導演們簡直層出不窮,大多數的電影作品仍然浮躁。而那些還保持著自己電影風格的知名導演們在忙什麼呢?

賈樟柯:澳大利亞拍《山河故人》

已經有段時間沒有“動靜”的內地文藝片代表導演賈樟柯在做什麼?答案是,他在籌備拍攝個人第一部海外取景的故事長片,也是他的第一部英語對白電影。

據了解,《山河故人》是一個純粹的情感故事。電影從山西開始,上個世紀的最後一個秋天,濤兒嫁給了煤老板晉生,同樣愛著濤兒的梁子遠走他鄉。後來,40歲的濤兒已經離婚,前夫晉生帶著8歲的兒子準備移民澳大利亞。2025年的澳大利亞,濤的兒子已經19歲。老師Mia走進了他的生活。對於母親,他印象模糊,隻記得她的名字叫“濤”,波浪的意思。

44歲的賈樟柯表示:“觸發我拍這部影片的動機在於,今天我們放棄、忽略了很多我們應該珍視的感情。因而我會幻想,再過十年,在我們的未來,我們會怎樣理解今天的生活?”

麵對洶湧的中國電影市場,賈樟柯認為,導演將飽滿的生命經驗投注於銀幕,這裏麵凝聚的情感、經驗和坦誠,是一部電影最主要的核心價值。

李玉:改編馮唐小說《萬物生長》

李玉導演是內地女性導演中較有個人標簽識別度的一位。由她執導,韓庚、範冰冰、齊溪、吳莫愁、沙溢等主演的電影《萬物生長》就將上映了。影片以韓庚與範冰冰“虎狼大戰”般的愛情為核心,展現了一群20多歲醫學院男生蓬勃成長的放肆青春。

《萬物生長》是導演李玉的商業轉型之作,兩位“直男”製片人方勵與路金波合力打造的《後會無期》,曾創下6.4億票房佳績;劇本改編自另一位“直男”馮唐同名經典小說,李玉與馮唐兩人的合作,相當於“荷爾蒙”遇到“重口味”。

但李玉說,在電影表麵“性感的、熱氣騰騰的青春”背後,其實是一種很莊嚴的情感,“在這些熱氣騰騰的騷情包裹之下,有青春的傷感、有失去、然後才有繼續生活的勇氣。”

爾冬升:編劇和監製《暴瘋語》

香港中堅級導演爾冬升一邊在執導自己的電影,另一邊也在做著編劇,由他擔任編劇和監製的懸疑驚悚電影《暴瘋語》將在全國各大院線上映,本片導演則是青年導演李光耀,本片集結了劉青雲、黃曉明、薛凱琪、葉璿、鮑起靜、方中信等一眾實力派明星。

爾冬升此次同時擔任監製和編劇,他認為:“電影縱然是娛樂產品,但是好的片子還是能反映問題,給觀眾帶來啟發和思考。如果在娛樂的同時也能全神貫注地追尋線索,代入劇情,有思考有收獲,這才是我們希望觀眾所得到的觀影感受,《暴瘋語》就是想帶給大家一種duangduang的感覺!”

侯孝賢:籌拍十年《聶隱娘》終於來了

台灣一代導演大師侯孝賢的《聶隱娘》從十年前開始籌備,三年前開機,期間曾傳出多次資金不足停拍的消息,2015年的前兩天才亮出其第一張海報,這其間整整經過了十年時間。

《聶隱娘》取材自唐末文學家裴鉶的短篇小說集《傳奇》裏的《聶隱娘》,講述的是刺客聶隱娘,如何成為名噪一時的傳奇女俠的故事。影片請來了舒淇、張震、阮經天、妻夫木聰、左小青、周韻、倪大紅等主演。

據了解,隨著海報的亮相,電影的中文名也改成了《刺客聶隱娘》,早些時間,有媒體預測它將是今年入圍戛納電影節的華語片的最大熱門,然而,電影方的消息卻稱,電影後期雖已製作完成,現在在修改細部,但趕不趕得上5月的戛納電影節,還是個未知數。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