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無限
趙薇先拔頭籌,憑《親愛的》獲今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頒影後獎座,她專程來港領獎,拉開金像獎影後爭霸戰帷幔。
電影評論學會由香港影評人成立,強調以專業角度評審,難怪獲獎無數的趙薇,領獎時在台上激動落淚,尤其在雙喜臨門的日子,趙薇流的是感恩眼淚。她與丈夫早前以31億元入股阿裏影業,最近股價上揚,趙薇夫婦賬麵賺逾9億元。在頒獎禮上,趙薇堅持隻講自己的事業,對投資有道不作回應。
電影評論學會頒獎禮,被視為下月舉行的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的前哨戰,得獎名單具指標性,趙薇被提名電影金像獎影後,對手包括《雛妓》的蔡卓妍、《金雞3》的吳君如、《黃金時代》的湯唯、《撒嬌女人最好命》的周迅,有指今年純粹是趙薇與蔡卓妍之爭。
趙薇素顏飾演《親愛的》,在火車站拍外景也沒人認得。要天生麗質、精明跳脫的演員扮演農婦,氣質與現實完全相反,是項挑戰,趙薇放下身段,演技爐火純青,賺人熱淚。
蔡卓妍在《雛妓》中破格演出,與她向來健康乖乖女的形象反差很大,令人刮目,獲得不少業內及外界讚賞,強勢攻影後寶座。
蔡卓妍越級挑戰4位影後級前輩,對於她來說,提名就意味著被認同,為她奠定了在電影界的地位。《雛妓》是她的蛻變,由幼嫩的Twins年代,進展至擔演沉重劇本,不再局限少女角色;《雛妓》亦是她形象的分水嶺,不再依靠玉女形象。玉女演員的一大死穴便是走不出玉女框框,變成玉女童姥,阿Sa廣開戲路,可預計她將片約不斷。
無疑香港電影金像獎是阿Sa主場,但是占“優”,還是“憂”,則有很大變數。如果評審以戲論戲而頒獎給阿Sa,阿Sa就實至名歸,但如果約150名的評審中,大部分有熱捧本地女星、打造新一輩女星接棒的心態而投下一票,便好心做壞事,會令人質疑獲獎是憑主場優勢,得評審偏頗。
《雛妓》日前在香港首日上映,單日收票房180萬港元,成為單日冠軍,贏了兩部有由紅星主演的好萊塢新片《超人類:卓比》及《千騙萬化》。觀眾網上留言,對這部戲評價很高。
電影叫好叫座,阿Sa開心之餘,壓力更大,不時被追問有沒有信心奪獎,她答案得體:“入圍的每個演員都非常厲害,雖然很想得獎,但會盡量調節自己心理素質,要演好宣布最後五名候選人時的近鏡。”那是一場重頭戲,阿Sa有能力駕馭。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