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醫學調查,在經曆了人生不幸劇變之後,有80%的老人在兩年內會生不同種類的病狀。著名的醫學科學家、心理學家霍姆斯和萊赫,曾對5000人進行了調查,然後給各種不同的類型的事件加以“定量打分”(如:伴侶逝世精神打擊最大,因而打分最高;丟失貴重物品、與朋友發生感情摩擦等則分數略低。。。。。。),凡生活中發生劇變的人在那段時間裏,各種疾病都有所增加。
而另一個普遍的事實是,與心理症狀相比,年齡大的人更加關注身體上的症狀,或者說,幾乎沒有一個老年人願意麵對自己有心理疾病的事實。即使他們察覺了自己的不正常,他們也不會說出來。他們為了避免感情上的痛苦(如孤獨、難過、焦慮、抑鬱、恐懼等),經常會對自己和家人隱藏內在的感情。
隱藏感情在某些時候並不是一件壞事情,比如年輕的時候,它可以幫助人們理性地對待事物,免受情感折磨。但對於一名孤獨寂寞,缺乏照顧和與人交流的老年人來說,很可能引起可怕的後果。“病從心生”,甚至還會“命從心亡”,這是我們必須告誡您的事實。
(一)更年期綜合征
由於身體各項機能的衰老,身體上開始出現植物性神經功能紊亂的一係列症狀,這就是更年期綜合征。女性在過了40歲,男性在50歲以後,就逐步進入了更年期。男性由於類固醇激素減少不如女性明顯,更年期症狀較輕微,而女性表現出的症狀較重,時間也較長。
識別更年期綜合征:
經常抱怨感到空虛、無助,焦慮不安,易發脾氣。
男性症狀表現在食欲減退、體重下降、性欲抑製或喪失、性反應慢、陰莖勃起困難或硬度不夠,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動、疲勞。
女性症狀最明顯之處是停經。一般發生在40~50歲。具體表現為潮熱、出汗潮熱從胸部上升到頭頸,幾秒鍾或幾分鍾後自動消失,同時伴有心慌、氣短、胸悶、出汗等表現。嚴重者可出現血壓不穩定,周圍血管和肢端動脈痙攣,有蟻行感、足部陣發性發白、麻木、手足冰涼、精神變化大或憂鬱寡歡、因小事而愁或失眠煩躁易怒,動輒與人爭吵,這些症狀往往輕重不一,綜合出現。也稱“絕經前後諸征”或“經斷前後諸征”。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隻要注意自身保健,均可安然度過更年期。
您該做什麼?
在心理上,要認識到這隻是一個人生的必然階段,調整好心態、穩定情緒、樹立信心、建立和睦的家庭和人際關係,同時要積極投身於自己喜愛的事業和參加各種社會活動。
在飲食上,要提倡合理營養,飲食以低鹽低糖,及低脂肪食物為主,但又要保證蛋白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及足量的纖維素和礦物質的攝入。
生活要有規律,起居有常、勞逸結合。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
堅持鍛煉,以保持骨骼韌帶的彈性和力量。提高心肺功能,改善神經係統的興奮性和靈活性。同時,還要保持適度的性生活,有利於生理與心理的健康,防止早衰。
家人應該給予充分的支持,了解中老年人的更年期症狀,對他們的行為或情緒上的異常變化表示理解,及時給予安慰並避免無謂的爭吵。
如果症狀表現嚴重,應用藥物治療。在西藥方麵,利眠寧、安定、舒樂安定等藥物用於鎮靜及治療失眠,穀維素可用於調節植物性神經功能紊亂;中成藥方麵,“更年安”是一種較好的治療更年期綜合征的藥品。
嚴重者還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激素治療。
研究得出,更年期綜合征發作症狀較為明顯的人群中,男女人數比例為1.5∶8,其中女性人數又占同齡期女性的10%~30%。因此,中老年女性更需注意自己的身體症狀,觀察病情,並且注意日常保養。
一些特別提示:
控製飲食,避免發胖。更年期女性更容易發胖,原因在於內分泌的變化使攝食中樞失調。發胖又會導致糖代謝異常,加速動脈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每餐不要過飽,限製主食,多吃粗糧,不吃含糖量高的食品。綠葉蔬菜要多吃,以減緩動脈硬化的發展。
少吃動物內髒,以免增加膽固醇的攝入,多吃魚和豆製品。
烹調時盡量用植物油,葵花子油、豆油、芝麻油、玉米油、花生油都很好。
清淡飲食。由於內分泌的改變,可能會出現水腫、高血壓,每天食鹽攝入量應控製在3~5克。
增加鈣質。更年期婦女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骨組織合成代謝下降,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甚至可能出現身高變短,駝背彎腰等現象。每天攝入1000毫克的鈣,可保持骨骼韌性,降低血壓,維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
身體不適可食這些食物:對於停經前月經頻繁,經血量過多,造成貧血,同時伴有臉色蒼白、氣短、頭暈、眼花、全身乏力等症狀者,需補充蛋白質,如多食牛奶、雞蛋、瘦肉。
木耳加紅糖燉服可治療月經過多。
貧血者應多吃新鮮水果和深色蔬菜。如蘋果、梨、香蕉、柑橘、山楂、鮮棗以及菠菜、油菜、甘藍、西紅柿、胡蘿卜等,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鐵基銅,還含有葉酸、抗壞血酸和胡蘿卜素,對治療貧血有較好的作用。
食欲差者,可用紅棗桂圓加紅糖,做成紅棗桂圓湯,或用紅棗、赤小豆和米做成紅棗小豆粥;也可用桂圓、蓮子、糯米煮粥食用,均可收到健脾、益氣、補血的功效。
有浮腫、血壓增高、頭昏、心慌、失眠等大腦皮層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現象的女性應攝取足夠的B族維生素,如糙米、玉米、麥片等,蘑菇、香菇、動物的肝髒、腎、瘦肉和牛奶、綠葉茶和水果等,尤其是維生素B,對維持神經係統的健康有較好作用,出現浮腫者應少吃鹽。
心悸失眠,血壓升高者,可多食用豆製品、大棗、酸棗、桂圓、百合、核桃、蓮子、芹菜葉等。
需服用女性荷爾蒙的更年期婦女,應多食用當歸、人參、蘋果、玉米、燕麥、豆類等天然食物或植物。
(二)抑 鬱 症
老年抑鬱症是一種持續時間超過數周或是數月的強烈的悲傷。它會嚴重破壞老人的睡眠和食欲以及老人的生活質量,使年紀大的老人的健康狀況迅速惡性循環化,還能隨著老人自我照顧能力的逐漸喪失,導致老人過早地進入養老院。
由於生理、心理的變化,老年人對生活的適應能力減弱,任何應激狀態都容易引起抑鬱等心理障礙。這種障礙可能單獨發生,也可能繼發於各種軀體疾病,例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和各種癌症等。
患上抑鬱症的人的情緒多被視為“小心眼”、“想不開”,或者視為對不良生活事件的“正常”反應。有時老年抑鬱症患者合並焦慮情緒,經常心煩好發脾氣,子女唯恐避之不及,結果又惡化了患者的情緒。老年抑鬱症患者幾乎無一例外地訴說各種身體不適,例如頭痛、頭暈、食欲降低、體重下降、胸悶、疲憊無力、尿急尿頻等。而所有上述單個症狀都會誤導醫生進行大量的內科檢查。
老年抑鬱症患者大多性格內向,發病前就不愛交際,在發病後得不到家人、同事、朋友的理解或遭到誤解,也可能難以擺脫抑鬱陰影,不利康複。反過來說,和睦、溫暖的家庭和“交際圈”本身就是一貼良藥,有助於患者度過灰色的抑鬱期。
據調查,老年婦女罹患抑鬱症的比例比老年男性高出許多,因此專家提醒,老年婦女防治抑鬱症更為重要。而女性之所以易患抑鬱症,原因是其一生中影響激素分泌的“非常時期”較男性多得多,如哺乳期、懷孕期、絕經期等。而絕經期婦女一旦患有更年期綜合征,則絕大多數會出現程度不等的抑鬱症狀。要是當時未經科學地、徹底地治療,又會延誤成慢性抑鬱症並在老年期反複發作,大大影響晚年生活質量。
如果,您或者您的老伴有以下症狀,並超過了5項,而且持續時間超過了兩周,那麼就可能患上了抑鬱症,這個時候,你們該去看醫生了。
識別老年抑鬱症:
經常抱怨感到空虛、無助,焦慮不安,易發脾氣。
對日常生活喪失興趣,覺得自己毫無價值,經常自責或有內疚感,甚至有罪惡感。
精力明顯減退,看起來很疲憊,行動遲緩。
思維遲緩或自覺思維能力明顯下降。
不明原因地經常哭泣。
比以前飲更多的酒,吸更多的煙,服用更多的藥物。
吃得比以前少或者多,導致體重驟減或者激增。
反複出現自殺觀念或行為,甚至嚐試自殺過一次。
睡眠時間過短或者過長,難以入睡或者醒來的時間很早,不能再次入睡(即所謂的“睡眠感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