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身體異常時的運動(1 / 3)

患病後能否做運動?答案是肯定的。醫學研究認為,科學、合理地運動不僅不會加重病情,反而是幫助疾病治愈的一劑良藥。隻要不是太嚴重的病狀,一般的運動鍛煉都能增強心髒功能,改善血管彈性,加強全身的血液循環,增加身體的抗病能力。重要的是選擇什麼樣的項目——當然,選擇任何一個項目,此時您都得先聽醫生的建議。

身體出現異常情況後,有氧運動強度會較低,應把運動持續時間拉長。以高血壓患者為例,血壓控製良好者可以每周進行四次運動訓練,運動強度在70%最大心跳,每次持續30~45分鍾,倘若選擇較低強度的運動訓練,則一次持續運動的時間延長為40~60分鍾,每周運動次數也增加為5~7次。

(一)肥 胖

顯然,肥胖的您更應該加入到鍛煉中來。因為運動是肥胖者的最好的減肥產品。肥胖是過多的脂肪在人體內堆積,而運動則是增加機體對脂肪的消耗。

不過,肥胖的老年人多伴有冠心病、高血壓等疾病,有人還會呼吸困難,容易出汗、行動笨拙。如果運動過量,會產生負麵效應,導致更加嚴重的疾病出現。

給您的運動建議:

做一個詳細的體格檢查,征求醫生的意見,看選擇什麼樣的運動項目最合適。如果患有冠心病,請注意心電圖的對比觀察。

避免單獨運動,盡量有人陪同,或有熟悉其健康情況的運動夥伴。隨身帶著健康記錄卡和急救保健盒,以備緊急情況時迅速了解病情,並能及時用藥。

太極拳、散步、氣功、交際舞等輕量運動更為適合您。

掌握運動量,這是肥胖者運動最重要的原則。根據自己的體質及原來是否運動、運動程度的強度來決定運動量的大小。

運動時自覺身上發熱,微微出汗,運動後感到輕鬆舒適,睡眠比以前好,就說明運動適量,達到了消耗能量的目的。如果運動後感到頭昏、胸悶、心悸,或心前區疼痛、氣促、食欲減退、睡眠不好、明顯疲勞,證明運動過量,必須減少運動量,以防意外事情發生。

運動後的心率不要超過同年齡組極限心率的80%。

運動減肥要適當控製飲食,同時又要注意防止低血糖。

(二)高 血 壓

運動時血壓會升高,但是長期堅持運動可以幫助降低血壓,這是否是一個矛盾的理論?但事實確實如此。運動時人的情緒安定,心情舒暢,工作和生活中的緊張、焦慮和激動都可以在鍛煉時得以緩解,全身處於緊張狀態的小動脈得以舒張,從而促使血壓下降。而且運動時血液循環加快,有利於血管壁的雜質清除,使血管保持應有的彈性,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

一般情況下,長期堅持運動鍛煉的人,高血壓的發病率明顯地低於其他人;血壓高患者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病情易於得到較好的控製,高血壓的並發症也少得多。

事實上,高血壓的運動療法國外已經非常流行。堅持體育鍛煉或堅持體力勞動的人與相同年齡組不堅持體育鍛煉或很少參加體力勞動的人相比,高血壓病的發病率,後者為前者的3倍。

給您的運動建議:

散步、靜氣功、太極拳、太極劍、保健操等運動較適合於您。

必須在醫生的指導和監督下進行運動,定期征求醫生的意見。不適當的體育鍛煉容易引起腦溢血及其他急性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運動前應做運動測試,醫生將根據測試結果,結合患者的其他病情(如冠心病,糖尿病)製定個體化運動方式。

自己做血壓記錄、心率變化,學會對照心電圖。

高血壓伴有心、腦、腎並發症,如已經合並有高血壓心髒病、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等,且病情未穩定者不宜運動。

做好運動前的準備活動及運動後的放鬆運動。

要有耐心,短期的運動無法降低血壓。多數高血壓病患者過去沒有運動鍛煉的習慣,開始的運動量要小,運動的時間不宜過長,應循序漸進,根據病情和體力逐漸增加運動量。

血壓高於200/100毫米汞柱,並伴有頭暈、惡心、視力模糊等症狀時,應放棄鍛煉,即使緩緩散步也不行。

(三)冠 心 病

您知道增強心髒功能的最好途徑是什麼嗎?對了,就是運動。合理、科學的適量運動能使老年人的心髒更結實,更健壯有力。

長期係統地鍛煉身體,如慢跑,會加速血液在血管中的循環速度,最重要的一點,會使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高的人比含量低的人能更好地清除自身血液中的脂肪。這種清除極為重要,因為血管中膽固醇增加會導致動脈硬化,引起冠心病。但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很短,要是您鍛煉一段時間後降低運動量,那麼您體內的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在3~4周就會恢複到鍛煉前的水平,所以,要保護好您的心髒,運動的原則就是堅持,堅持,再堅持。

當然,適當的運動對心血管保健是非常重要的,但不適當的運動會給您帶來危險,因此在從事運動前,應請醫生徹底檢查,並聽取醫生建議,找出適合的運動項目。

改善心髒功能較有效的方法是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走、騎固定腳踏車、太極拳、台球、羽毛球等,每周至少要有三次,采取循序漸進方式,每次不要超過半小時。如果發生胸痛、流冷汗、暈眩應立即停止運動,並請醫生檢查。

還需要提醒您的一點是,如果患上了冠心病,您應將運動融於生活當中。比如步行,在訪問老朋友時,作為一種消遣活動。盡量避免奔跑、縱躍,因為有時會因此引起體位性低血壓等不良反應。如果年齡過大(超過七十五歲),出汗反應變得很差,因此散熱也慢,故不耐熱,所以在氣溫高時,或濕度高的情況下,應暫停運動鍛煉。

(四)頸 椎 病

如果年輕時較多地從事伏案工作,或者頸部有損傷史,隨著年齡的增長,患頸椎病的幾率就會加大。60歲以上的老年人90%以上的人有頸椎骨質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