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香蕉牛奶想要爆?那都不是事兒!(2 / 2)

所以,對於“香蕉牛奶”來講,其獨特的價值應落在香蕉“通便潤腸”的價值點上。那國內的消費者是否對“通便潤腸”有需求呢?這種需求又是多大呢?

第三,“通便潤腸”的需求強烈,並且量大。首先,由於社會生活的改革,人們的生活與工作方式發生了很大改變。加班、應酬、熬夜等一係列不規律的生活習慣,導致了人們腸胃係統混亂,表現出了“便秘、腸胃不通暢”的身體問題。據調查,我國大腸癌發病率正以每年增加4.2%的方式逐年上升。其次,具有“通便潤腸”的益生菌,乳酸菌飲料已創造了200億元市場,需求巨大。近年,基於人們“便秘、腸胃不通暢”的問題,出現了眾多的有助於“通便潤腸”的產品品牌。如益力多、養樂多、每益添、蒙牛的冠益乳等品牌。而作為專業益生菌品牌益力多,在2011年9月份,創下了日銷量150萬瓶的曆史最高紀錄,都說明“通便潤腸”具有巨大的需求。

所以,香蕉牛奶應從賣口味,轉向賣“通便潤腸”的利益訴求,重新定義為“通便潤腸”的飲品。早前雀巢推出TANG果珍訴求“衝水泡出來的美味味道”,在2008年才真正抓住了消費者需求,針對兒童群體的家長,訴求“讓孩子愛上喝水”,從味道的弱需求,到替媽媽解決孩子不喝水的硬需求上。這也是基於需求之上的思維轉變,創造新市場的品牌。

所以,隻有將香蕉牛奶重新定義在為消費者解決腸胃問題的品類,才能開辟新的市場空間,才有可能創造100億元的需求規模。這就是需求有多大,市場就有多大,品牌價值就有多大的道理。

剛需消費場景激活百億市場

在找到需求的價值點後,需要進行需求的激活,將消費者的需求點帶動起來。而如何將需求激活,核心思路在於尋找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消費場景或是典型消費群體。如加多寶為涼茶提出“怕上火”的需求價值,以“火鍋店”容易上火的典型消費場景激活需求;六個核桃為核桃乳提出“健腦”的需求價值,以高度用腦的“高考學生”的典型消費群體激活需求;紅牛作為一款“提神抗疲勞”的功能飲料,以駕馭長途汽車的司機為典型消費人群激活需求。那麼,如何激活香蕉牛奶“通便潤腸”的需求價值呢?

由於牛奶本身具有營養的基本價值,擁有早餐的特性,消費時機可以引導為7:00~10:00的早餐時段。而這個時間段正是人體生理的排便時間,並且這個排便時間具有廣普性的生理認知和習慣。香蕉牛奶的“通便潤腸”正好可以切入這個時機,進行激活需求。

由於目前香蕉牛奶已有眾多乳企參與進來,所以若要對香蕉牛奶進行重新界定價值,塑造成“通便潤腸”的飲品,就必須在高空進行價值的強勢搶先占據,傳播“早餐喝香蕉牛奶,腸胃暢順無負擔”的價值訴求。通過高空媒體高勢能的品牌價值認知,將“通便潤腸”的價值占為品牌已有,以此激活消費者對香蕉牛奶在“通便潤腸”上的需求,通過品牌的強勢引導,成為這個價值的擁有者,以此成為消費者購買香蕉牛奶的第一品牌。

除了順應早餐和生理的需求,強勢切入的早餐典型消費場景之外,還要考慮能產生腸胃問題的消費典型場景,是需求激活的另一思路。日常飲食無規律無節製導致腸胃問題是最常見的形式。但是這種形式並沒有典型性。而經常吃火鍋等上火的食物,是有導致腸胃問題的原因。這與韓國人吃辛辣食物導致腸胃癌的現象相同。而經常吃火鍋的地方,四川、重慶、湖南是省份的代表,典型消費場景就是火鍋餐飲店。

經過調查,四川的腸胃癌發病率也在全國前列。所以,香蕉牛奶在以“通便潤腸”的價值進行市場教育時,四川、重慶、湖南的消費者最容易被教育,可做上市推廣的樣板市場,並且在樣板市場上可以考慮推出“香蕉牛奶火鍋餐飲裝”,在火鍋餐飲店裏進行促銷員的推銷,引導“吃麻辣火鍋,喝香蕉牛奶,腸胃無負擔”,以成為火鍋餐前的護腸胃飲品。通過切入典型的火鍋餐飲店,使之成為“香蕉牛奶”的“通便潤腸”價值宣傳的一個重要媒體,也成為消費的重點渠道。

思路不同,市場就不同。僅僅以新口味來定義香蕉牛奶的價值,將使香蕉牛奶淪為可喝可不喝的風味飲品。乳企應重塑香蕉牛奶的需求價值,從解決消費者需求的角度,立足香蕉具有通便潤腸的認知價值,重新定義香蕉牛奶為“通便潤腸”的飲品,通過切入早餐典型消費場景來激活需求,成為消費硬性需求。這才是香蕉牛奶成為百億大單品的戰略。

編輯:苗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