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夏滿芒夏暑相連(4)(1 / 3)

【製作】先將荷葉煎湯去渣,把茯苓、洗淨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藥湯中,同煮為粥,出鍋前將白糖入鍋。

【功效】清熱解暑,寧心安神,止瀉止痢。

(3)蓮葉綠豆湯

【原料】新鮮蓮葉1角,綠豆120克,花旗參9克,陳皮1角,乳鴿1隻,幼鹽少許。

【製作】將乳鴿洗幹淨,去毛.去內髒,備用。新鮮蓮葉、綠豆、花旗參、陳皮分別用清水洗幹淨。花旗參切片,備用。在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滾,然後加入綠豆、花旗參、陳皮、乳鴿,一起繼續用文火煲2小時左右,加入新鮮蓮葉及少許鹽稍滾片刻即可飲湯吃肉。

【功效】消暑清熱,防治熱痱。

(4)荸薺冰糖藕羹

【原料】荸薺250克,藕150克,冰糖適量。

【製作】荸薺洗淨去皮,藕洗淨切小塊。沙鍋加水適量,將荸薺、藕同入鍋內文火煮燉20分鍾時,加入冰糖再燉10分鍾,起鍋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利濕,健脾開胃,止瀉固精。

3.飲料類進補食譜(1)決明子茶

【原料】決明子200克。

【製作】將決明子炒熟後,取適量,以沸水衝泡。

【功效】消暑清熱,明目止渴,降壓降脂。

【禁忌】虛寒便泄者不宜飲用。

(2)白藕雪梨汁

【原料】雪梨200克,新鮮白藕250克。

【製作】白鮮藕去節,雪梨去皮,各等量切碎,用消毒紗布將藕和梨絞榨取汁,不拘量,隨時代茶飲。

【功效】清熱止渴,理氣開胃,和中止痛。

(3)鮮藕柏葉汁

【原料】鮮藕300克,側柏葉30克,白糖30克。

【製作】將鮮藕去皮,洗淨,切絲,用潔淨紗布紋取汁液。將側柏葉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燒沸,文火煎熬75分鍾,停火,過濾,收取藥液。將藥液與藕汁液合並,加入白糖,攪均勻即成。

【功效】清熱涼血,止咳生發。

(4)杏仁麥冬飲

【原料】杏仁6克,麥冬10克。

【製作】將杏仁去尖揀淨雜質,沸水中略煮,皮微皺時撈出,浸涼水中,脫去皮。將麥冬挑選幹淨,去雜質,洗淨,與杏仁共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後,轉用文火煮15分鍾,去渣留汁即成。

【功效】宣肺止咳,養陰生津。

(5)烏梅汁

【原料】烏梅300克,白糖30克。

【製作】將烏梅洗淨,去皮、核,用潔淨紗布絞取汁液。在汁液中放入白糖、涼開水稀釋,拌均勻即成。

【功效】收斂生津,止煩渴。

附:夏至習俗:食麵條

夏至食俗中有“冬至餃子夏至麵”的說法。

夏至食麵,一般指的是麵條。南方的麵條品種多,如陽春麵(光麵)、幹湯麵(醬油、蔥花、豬油拌麵)、菜熬麵、肉絲麵、油渣麵、三鮮麵、片兒川、肉絲炒麵、過橋麵及夏季的麻油涼拌麵等許多品種。北方則主要是打鹵麵和炸醬麵。因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食麵也.有嚐新的意思。

小暑進補食譜

小暑時節,正是將進入伏天的開始,由於天氣炎熱,人們的食欲減退,飲食選擇要以清淡芳香為主,因為清淡易於消化,芳香刺激食欲。進補要能使體內陽氣向外宣泄,以與“夏長”之氣相適應,符合夏季養“長”之機。小暑時節進補食譜如下。

1.萊肴類進補食譜(1)番茄砂糖藕

【原料】番茄2個,藕1節,沙糖適量。

【製作】番茄去皮,開水煮藕(3至5分鍾),兩者一並放入盤中,撒上砂糖即可。

【功效】健脾開胃,生精止渴。

(2)玉竹豬心

【原料】玉竹50克,豬心500克,生薑、蔥、花椒、食鹽、白糖、味精、香油各適量。

【製作】將玉竹洗淨,切成節,用水稍潤,煎熬2次,收取汁液1000克;將豬心破開,洗淨血水,與玉竹液、生薑、蔥、花椒同置鍋內、在火上煮到豬心六成熟時,將它撈出放涼;將豬心放在鹵汁鍋內,用文火煮熟撈起,揩淨浮沫。在鍋內加鹵汁適量,放入食鹽、白糖、味精和香油,加熱成濃汁,將濃汁均勻地塗在豬心裏外即成。

【功效】養心安神。

(3)桂圓童子雞

【原料】童子雞1隻(約重1000克),幹桂圓肉10克,料酒100克,蔥、薑各10克,精鹽5克。

【製作】將幹淨的雞剁去爪,把雞頸和雞腿別在雞翅下麵,使其團起來,放入沸水鍋中焯一下,以去血水,撈出洗淨。桂圓肉亦用清水洗淨;把雞放入湯鍋,再放入桂圓、料酒、蔥、薑、鹽和清水500克,上籠蒸約1小時左右,取出薑、蔥即可。

【功效】養心安神。

(4)生爆鱔片

【原料】大鱔魚2條(約500克),大蒜頭10克,紹酒15克,醬油25克,白糖25克,精鹽2克,芝麻油10克,米醋15克,麵粉50克,濕澱粉50克,生油1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