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強財務監管,完善財務製度
1.加強財務監管。目前,與改進財務製度相比,加強財務監管顯得更加迫切。財務監管人員要對銀行的檢查工作進行嚴格的監管,出現違紀行為要進行罰款或通報批評等,監督其改正[4]。因此,相關部門要加強財務的監管,完善財務製度,實現財政監管的強化。
2.完善財務製度。針對我國財務製度中存在的問題,可對其現行製度修改如下:一是適當提升固定資產比率或對資產為分母進行計算;二是收付實現製與權責發生製並行,對不同種類、不同期限的貸款實行收付實現製與權責發生製;三是對綜合費用率管理進行恢複,就是對收入與綜合費用相乘進行成本規模的控製。
(二)強化財政監管地位
1.確定財政監管的主體地位。在金融機構的財政監管工作中,銀行是財政監管工作的主體工作,一般來說,財政監管比較弱,這和財政監管具有的重要性是不相符的。所以,要想強化財政監管地位,就要對金融機構進行有效監管,也就是對銀行製定相關規章製度、業務監管等。
2.運用監察部門和審計部門力量。在進行金融機構監管中,可以運用監察部門和審計部門的力量,將金融監管工作更全麵的進行[3]。運用這些部門的力量,可以加強對金融機構的財政監督,從而有效強化財政監管地位。
(三) 設立財政部金融管理部門
1. 對財政網絡的監管。在電子聯網後,財政部通過電子網絡,要快速得到銀行各種指標,並實行定期的對外進行公布,由於財政部發出的信息具有客觀性、全麵性以及公正性,這更有利於公眾對銀行的選擇餘地,強化銀行風險意識和競爭意識。
2. 對財政金融的監管。金融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在我國經濟中,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我國保險公司和銀行屬於控股企業或者獨資企業,或者也是中央企業。現在,金融業的發展越來越好,而財政部門對金融業進行的監管卻乏力,所以,要設立財政部金融管理部門,監督與管理金融行業,使金融環境安全運行。
(四) 製定銀行質量監管和公告製度
1.提升資本充足率措施。在提升資本充足率可以在三個方麵采取有效措施,一是由中央財政部門直接的向銀行注入資本金;二是調整銀行利潤分配方式,讓銀行在稅後也能有更多的進本進;三是可以將銀行部分資本金轉變為增資本金[4]。
2.實行銀行監管的措施。在對銀行負債、資產和風險比例進行嚴格的監管,製定銀行質量監管與公告製度,具體措施是:一是銀行要建立按月的方式向財政部門提供經營情況的製度;二是財政部門可以對銀行負債、資產和風險情況進行直接監管;三是銀行的財政部門要對信用等級進行有效的評估,最後對大眾公布出評價結果。
(五)支持國有企業改革。多年來,國有企業由於多年來矛盾積累使其陷入困境。經濟結構、市場變化等矛盾愈加突出的客觀原因,和利潤轉移有著直接的關係,但最大的困境就是企業經營製度不能很好的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這與財政有直接的關係,支持國有企業的改革,才能夠改變這種局麵。解決在財政方麵出現的問題,相關監管部門積極鼓勵、支持對國有企業的改革。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下財政監管工作是具有複雜性和係統性的一項工程,相關工作人員隻有領會財政管理精神,並根據轉型要求,多管齊下。在實踐過程中進行積極的探索與不斷地總結,才會使新時期下財政監管工作機製更加完善,發揮出財政監管工作的工作效能,從而全麵提升財政管理水平。(作者單位:石獅市會計核算中心)
參考文獻:
[1]王化成.財務管理理論結構[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11).
[2]商德文.建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財政監督體係[J].財經研究,2012(11).
[3]金蓮淑.強化財政監督手段提高財政管理水平[J].財政監察,2011(11).
[4]王銀梅.法國財政監督的特征及啟示[J].財政與稅務,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