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的力量
科技&創新
作者:謝璞
春節前後,“紅衣教主”周鴻很忙,至少新聞上是這麼說的。他先是與雷軍相逢一笑,一起喝了杯紅茶,後來又“密會”搜狗王小川,而 360與百度的搜索戰熱鬧依舊。
王小川也很忙,春節前剛發財報,就被曝光“密會”周鴻,春節後還要出來辟謠—長假工作日的第一天便有搜狗欲收購騰訊搜搜的傳聞。自去年始,類似的投資傳聞曾不脛而走—百度收購UCweb 、百度入股金山網絡、阿裏入股新浪微博,而搜狗與騰訊搜搜的傳聞倒是第一回。
搜狗收購搜搜的傳聞剛辟謠,百度收購UCweb的新聞又炒了起來。此前,百度入股金山網絡的傳言在春節前已做實—金山網絡一位高層透露,百度的資金已打入金山網絡的賬戶。繼騰訊之後,百度成為投資金山網絡的另一個巨頭,促成兩家公司入股的原因均緣起於一個人:周鴻。
在互聯網的格局中,百度、阿裏、騰訊三家公司地位已穩如泰山,曾經風光一時的門戶們不過是看客—視頻仍陷持久戰,而新浪微博的故事,較之於移動互聯與電商亦顯蒼白。不可忽視的是,三大巨頭之外的一大批中型互聯網公司正夾縫求生,去哪兒、迅雷、搜狗、金山網絡等莫不如此。
回顧過去兩年,互聯網格局的最大意外乃是360的崛起。它的崛起背後,除了商業本身,還帶著強烈的江湖恩怨的氣息。譬如金山網絡的故事。
傅盛與周鴻的陳年舊賬究竟孰是孰非,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金山網絡與傅盛是個對抗360與周鴻的“好故事”,所以,“3Q”大戰之後,騰訊迫不及待入股金山,“3B大戰”開火之後,百度亦如法炮製試圖投資入股。一個段子是傅盛曾持有360股份,360上市之際,周鴻象征性地給傅盛的賬戶打過1塊錢,傅盛一怒之下欲訴諸法律。不過,一個朋友勸傅用打官司的時間與精力把金山網絡做好收益應更高。最終“旗幟鮮明”的金山網絡最終俘獲了騰訊、百度的芳心—當然,態度之外,能力也很重要。
金山網絡自組建以來一直順風順水,搜狗卻命運多舛。譬如2010年,Google退出大陸市場,搜狗差點被360吞並,阿裏與雲峰基金的入局則重新改寫了這個故事。一位搜狗內部管理人士承認,2012年360進軍搜索“的確阻止了搜狗獨立IPO進程”—曾經第二大的搜索公司,最終被擠到“小三”的尷尬位置。
搜狗並購騰訊搜搜的故事,我更願意倒過來看—騰訊以搜搜資源加現金的方式入股搜狗。按照簡單的加法來算,搜狗與搜搜的組合應能超越360搜索位居第二,盡管這一算法粗暴簡單,但還是能為資本市場描繪不少想象空間。搜索是騰訊抹不去的“鄉愁”,對它而言,金山網絡能夠牽製360,而搜搜與搜狗的搜索組合則能從戰略上遏製360,亦能略微牽製百度。
至於360,“3Q”大戰之後,它便迅速上市,之後也曾傳出與盛大合作的消息,不過該交易最終被陳天橋否決。與騰訊相比,360盡管在用戶基礎上還有些差距,但這並不妨礙其競爭力,360的優勢在於渠道以及控製著僅次於百度的流量。說到底,360所講的故事其實是與百度雷同,均為流量批發商。但騰訊卻是流量、內容消費的一站式服務平台,較之於騰訊,360所缺的是內容、賬戶體係、用戶關係。360因此要推出自己的“安全桌麵”與“開放平台”,這與百度的“框計算”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也是360與盛大合作最為合理的邏輯起點,遺憾的是該合作竟未能達成。
在搜狗、金山之外,國內還有許多中型互聯網公司。它們在巨頭們的夾縫中生存,倘若達成聯盟形成組合,其價值或許還將被放大,譬如迅雷。這家至今未能上市的公司擁有著不錯的資源與能力,2012年其月度活躍用戶是1.9億,但純利卻僅有2000萬人民幣左右。一個合理的假設是倘若它與360組建聯盟,該聯盟或將可與騰訊在同一個數量級上的競爭。“四麵都是敵人的時候,朋友是難能可貴的。” 2013年360媒體答謝會上,其公關負責人如是感慨。
眼下互聯網“交叉感染”正酣,商業利益助推下的並購交易潮或將到來,周鴻的360正是攪動一池春水的那條最猛的鯰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