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章 十年之功一旦廢(一)(1 / 2)

周百萬在大旱之年囤積糧食兼並土地,放印子錢盤剝鄉民,使得無數周裏人背井離鄉隨著闖關東的潮流一去不返,多少人恨他恨得牙癢癢。

周百萬也知道有太多的人盼著他死,所以他不僅把自己的家建得象城堡一樣,而且交結縣府,豢養家丁。

他以為這樣就可以萬無一失,但是商誌英的隊伍一來,他的所有這些防範措施形同虛設。這些家丁們還沒有拉開槍栓呢,商誌英的人馬就衝進了屋裏,平日裏對老百姓耀武揚威的狗腿子們見了商誌英的隊伍嚇得屁滾尿流。

收租的時間一到,整個河陽縣的地租每畝都減了三升,於廣源也沒有例外。

民國二十一年陰曆四月,遠在省城的於廣源的二兒媳生育一子,廣源的媳婦李氏撇開家裏的千頭萬緒來到省城給兒媳侍候月子。

然而不到十天,李氏就回來了,誰都不知道什麼原因,好事的村民問起她來,李氏說婆婆趙氏在那兒侍候,自己樂得輕鬆。

事實如何呢?夜深人靜的時候,李氏對著於廣源哭訴自己在省城所遭受的種種待遇。

親家還行,一直是客客氣氣,惟獨兒媳真是難以侍候:飯做淡了不吃,鹹了不吃,涼了不吃熱了不吃。她也不指責婆婆,但是動輒就不吃飯就把李氏愁壞了。本來奶水就不好,龍玉榮一頓飯不吃,李氏就愁得頭發白好幾根。

莊戶人家一年到頭難得洗幾回澡,身上不免有些氣味,李氏算是莊戶地裏最要幹淨的了,身上也還有些氣味。一般人是聞不到的,但是在龍玉榮眼前一切好像都瞞不過,每次李氏走到她的跟前,她的鼻子和眉頭就有點異樣。龍玉榮的表情弄得李氏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堂堂的婆婆大人在兒媳婦麵前竟然越來越像童養媳。

李氏在動身去省城之前把所有的人情份子都變換成錢,總共二百多大洋。李氏把大洋存入鳳鳴鎮的德源錢莊,到省城後馬上去省城的德源錢莊的總號把錢取出來交到兒媳的手上。

二百多大洋啊,夠普通人家一年的花費了。李氏本來以為這二百多多大洋能換來兒媳婦的一張笑臉,然而,兒媳婦連話也沒有說,隻是用鼻子嗯了一聲就不做聲了。

在去省城之前,李氏把家裏的舊衣服搜了搜,找出來拆掉,然後做成一塊塊的褯子,足足有五十多塊。原以為這回褯子夠用的了,然而當她拿出一塊準備往孩子腚底下放的時候,兒媳婦龍玉榮像見了瘟疫一樣猛地跑過來一把把李氏準備好的褯子從孩子屁股上抽出來,二話不說就扔到了炕下。李氏一下子呆住了,眼淚在眼眶裏打轉。龍玉榮的親娘雖然不停在旁邊數落女兒的種種不是,但是李氏終究不能釋懷。

龍玉榮用從百貨商場裏買來的毛巾給兒子當褯子,一塊毛巾用不了幾次就扔進垃圾桶。她每扔一塊,李氏就心疼得受不了。但是更讓她受不了的是兒媳婦從來也沒讓她抱一抱孫子,對孫子她隻能遠觀而不能褻玩。每次看到婆婆要去抱孩子,龍玉榮都搶先一步把孩子抱到懷裏!有一次趁著兒媳婦不在,她抱起孫子把臉貼在孫子的小臉上久久不願移開!突然龍玉容回來了,看到婆婆不但抱著自己的兒子,而且還把臉貼在兒子的臉上,她的臉上立即像下了一層霜!李氏知趣地把孩子放下,走回自己的臥室暗自垂淚。在龍玉榮麵前,李氏就是一個老媽子,幹最髒最累的活卻不能抱抱自己的親孫子。

於廣憶也來看孩子,她可以隨便抱孩子,但是龍玉榮從來不叫於廣憶“姑”,相反,她還直呼於廣憶的乳名“紅豆”。有時候於昭秦夫婦在場口口聲聲地喊於廣憶“姑”,龍玉榮依然置若罔聞、我行我素,這也讓李氏感到很不痛快。

也許她們很早就認識,也許於廣憶是小孩心性,她從來也沒有覺出龍玉榮的無禮,隻要一有時間她就會跑過來看孩子,每次來龍玉榮就會喊她的小名,弄得李氏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這件事要是發生在商蘭芝身上,她早就嗬斥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