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檳榔良薑方
【組成】檳榔20克,高良薑15克,莢菔子20克。
【用法】將以上藥物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藥液溫度降至30℃左右時,浸泡雙足15分鍾。每天1次。5天為1個療程。
【功效】消食導滯開胃。主治小兒厭食症。
2.藿香吳茱萸方
【組成】藿香20克,吳茱萸15克,木香10克,丁香3克。
【用法】將以上藥物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藥液溫度降至30℃左右時,浸泡雙足15分鍾。每天1次。5天為1個療程。
【功效】理氣開胃。主治小兒厭食症,尤其適用於夏季使用。
3.陳皮山楂方
【組成】陳皮20克,山楂30克,淮山藥20克,白豆蔻2克。
【用法】將以上藥物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藥液溫度降至30℃左右時,浸泡雙足15分鍾。每天1次。5天為1個療程。
【功效】理氣開胃。主治小兒厭食症,尤其適用於夏季使用。
4.穀芽麥芽方
【組成】炒穀芽30克,炒麥芽30克,焦山楂50克,砂仁2克。
【用法】將以上藥物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藥液溫度降至30℃左右時,浸泡雙足15分鍾。每天1次。5天為1個療程。
【功效】理氣開胃。主治小兒厭食症,尤其適用於夏季使用。
小兒疳積
小兒疳積是指喂養不當,或因多種疾病的影響而引起的慢性營養障礙性疾病。現代醫學稱為“營養不良”。本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的小兒,但以嬰幼兒多見。臨床以麵色萎黃、皮膚幹枯、肌肉消瘦、腹部膨大、青筋暴露、毛發稀疏無光澤為特征,足部藥浴與足部按摩療法對本病有輔助治療功效。
1.白未陳皮方
【組成】白術20克,陳皮15克,扁豆30克,枳實15克,山楂30克。
【用法】將以上藥物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水溫降至30℃時,浸泡雙足15分鍾。每晚1次。10天為1個療程。
【功效】健脾助運,理氣開胃。主治小兒疳積。
2.大腹皮楂曲方
【組成】大腹皮20克,山楂30克,神曲30克,薄荷15克。
【用法】將以上藥物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水溫降至30℃時,浸泡雙足15分鍾。每晚1次。10天為1個療程。
【功效】健脾助運,理氣開胃。主治小兒疳積。
3.蒼術山楂方
【組成】蒼術30克,白術20克,焦山楂30克,陳皮20克。
【用法】將以上藥物同入鍋甲,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水溫降至30℃時,浸泡雙足15分鍾。每晚1次。10天為1個療程。
【功效】健脾助運,理氣開胃。主治小兒疳積。
4.胡黃連白芍方
【組成】胡黃連15克,白芍20克,白術30克,青皮15克,橘皮30克。
【用法】將以上藥物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水溫降至30℃時,浸泡雙足15分鍾。每晚1次。10天為1個療程。
【功效】清熱理氣,健脾助運。主治小兒疳積,尤其適用於貪吃所致的腹瀉便溏。
小兒遺尿
學齡期兒童夜間睡眠時不自覺地排尿,稱為遺尿。臨床可分為腎氣不足和肝膽火旺兩種證候,以前者為多。本病雖無嚴重後果,但影響兒童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至於學齡前兒童白天嬉戲過度,夜間有時遺尿者,不屬病態。足部藥浴與足部按摩療法對小兒遺尿有一定療效。
1.地黃桑螵蛸方
【組成】地黃30克,山藥40克,黃芪30克,桑螵蛸30克。
【用法】將以上藥物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藥液溫度降至30℃時,浸泡雙足20分鍾。每晚1次。10天為1個療程。
【功效】補腎益氣,縮尿。主治小兒腎虛遺尿。
2.山藥益智仁方
【組成】山藥30克,烏藥20克,益智仁30克。
【用法】將以上藥物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藥液溫度降至30℃時,浸泡雙足20分鍾。每晚1次。10天為1個療程。
【功效】補腎益氣,縮尿。主治小兒腎虛遺尿。
3.補骨脂覆盆子方
【組成】補骨脂30克,覆盆子40克,桑螵蛸20克,遠誌15克,菖蒲2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