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按摩治療的N個注意
醫生按摩前要修整指甲,熱水洗手,同時,將有礙操作的物品預先摘掉。醫生態度要和藹,嚴肅細心,要耐心地向患者詢問病情,爭取取得患者合作。患者與醫生的位置要安排合適,特別是患者坐臥等姿勢,要舒適而又便於操作。按摩手法要輕重適宜,並隨時觀察患者表情,使患者有舒服感。
按摩時間每次以20~30分鍾為宜,按摩次數以15次為1個療程。患者在大怒、大喜、大恐、大悲等情緒激動的情況下,不要立即按摩。飽食之後也不要急於按摩,一般應在飯後2小時左右為宜。
按摩時,有些患者容易入睡,應取毛巾為患者蓋好,以防著涼,注意室溫。當風之處,不要按摩。其次,忌在長有癰癤、腫瘤的部位按摩。這些部位多有相應的毛細血管與病變組織相連,體表按摩使得毛細血管擴張,導致病變的擴散而加重病情。另外,乙肝患者在疾病的傳染期內不能按摩,以免造成疾病傳播。
乙肝患者搓足底有保健作用嗎
中醫學認為,足心是腎經湧泉穴的部位,經常用手掌摩擦足心,有健腎、理氣、益智、交通心腎,使水火相濟,心腎相交,對乙肝患者恢複有重要的作用。因為足部與全身髒腑經絡關係密切,故有人稱足是人類的“第二心髒”。刺激足穴可以調整人體全身功能,治療髒腑病變。
人體解剖學也表明腳上的血管和神經多,許多神經末梢與頭、手、身體內部各組織器官有著特殊的聯係。所以,單純對足部加以手法按摩,就能治療許多疾病,對乙肝也不例外。
臨床實踐過程中發現,當肝功能減弱時,在右足足底的肝反射區會出現小疙瘩,按壓時感到劇痛。每天用示指或拇指耐心地揉按肝反射區,直到疙瘩和疼痛減弱為止,對減輕肝病症狀頗為有益。此外還要刺激胃反射區,主要是為了增進食欲,幫助消化,可向肝輸送更多的養分。
有按摩經驗的醫學專家證實,按摩足底肝腎反射區、交感神經反射區與甲狀腺反射區,療程一般為3個月,肝功能就可望恢複正常。
所以說慢性乙肝患者在用藥物治療的同時,不妨采用足底按摩治療法,以促進疾病的康複。
乙肝患者在接受足底按摩治療時,反射區經過刺激,使得反射區及血液內所集結之代謝廢棄物、毒素等等,經過腎髒、輸尿管、膀胱等排泄器官排出體外。因此,每次的足底按摩後,乙肝患者都必須喝300~500毫升的水,以便將體內的毒素及沉澱物排出體外。若是沒有喝水,效果可能降低許多。另外,還要注意足底按摩的時間。
一般按摩1次需要30~40分鍾;若是身體較虛弱者或是不能忍受疼痛者,就應該減少按摩時間;如果是嚴重的心髒病或是腎病患者,按摩至該器官反射區時,最好按摩3~5分鍾。此外,為乙肝伴嚴重心髒病患者按摩時,要控製好力量。
乙肝患者艾灸保健的三種操作方法
艾灸法是一種用火燒灼的治療保健方法。主要是利用菊科植物艾葉作原料,製成艾絨,在一定穴位上,用各種不同的方法燃燒,直接或間接地施以適當的溫熱刺激,通過經絡的傳導作用而達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種方法。艾灸法在國內外肝病的治療實踐中已經取得了相當好的效果。其所以能夠得到廣泛應用,一個重要原因是簡便易行,效果明顯。艾灸法比針法還要容易,隻燒皮膚,不觸及內部重要組織。乙肝保健灸尤其容易,因為取穴不多,便於掌握,隻要經過一般醫師的指導或者按圖取穴,就可以自己操作或者家人、朋友互相操作,也能達到保健的目的。其中關鍵的問題,在於取穴和操作技術。艾灸法治療操作水平的高低直接關係到肝病治療的效果,而艾灸療保健不受時間、地點的限製,初次取穴與操作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隨後患者可自行操作。主要治療操作方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