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少咖啡:咖啡與冠心病患者之間有著直接的聯係。據統計,如果每天喝6杯咖啡,死於心力衰竭的風險增加3倍。
肝病患者常需“三種維生素”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適量補充維生素,有助於肝炎的治療。維生素C,維生素K,維生素E是肝病患者需補的三類維生素。臨床上發現,維生素C有助於改善肝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因此已被作為肝炎治療的輔助用藥。而肝炎患者經常出現食欲缺乏、惡心嘔吐的症狀,均可造成維生素C攝入減少,更需及時補充。患者可以每日服用3次,每次100毫克。研究表明,維生素K有利於治療肝炎引起的肝細胞壞死、變性,有助於緩解肝區疼痛。但是,維生素K屬於脂溶性維生素,口服不能吸收,需要肌內注射(每日20毫克)或靜脈點滴(每日30~40毫克)。此外,維生素E也可作為肝病患者的輔助用藥,此種維生素可以保護多價不飽和脂肪酸,減少組織耗氧量,還能保護受損的肝細胞。
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服用大劑量的維生素E不僅會對機體造成不利影響,還會影響維生素K發揮作用,所以有關專家建議,普通人每日補充維生素E不要超過800U。
乙肝患者不可缺少B族維生素
乙肝患者最重要的營養成分不隻是蛋白質,維生素也不可缺少。
因為澱粉在肝內轉化成新的物質需要維生素;另外肝還要分解無用的物質和毒素。這些活動主要靠酶,酶在發揮作用時依靠的是維生素。
在維生素中,與肝髒有較密切關係的是B族維生素。它包括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B12、煙酸、泛酸、葉酸等。這些B族維生素是推動體內代謝,把糖、脂肪、蛋白質等轉化成熱量時不可缺少的物質。如果缺少這些B族維生素,則肝細胞功能馬上降低,引起代謝障礙,這時人體會出現食欲缺乏。而事實上確實如此,肝損害在許多場合下是和維生素B缺乏症並行的。
所以營養學家強調乙肝患者應適當補充B族維生素,補充的辦法是每天服用一定量的幹酵母,1次4~6片,每日3次,既經濟又恰到好處。況且此法還可以改善肝病引起的許多臨床症狀,如皮膚瘙癢,眼睛幹澀,消化不良等。
乙肝患者需要補充“五種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尤其是硒與乙肝關係最為密切,鐵、銅、鋅、錳、鉬與乙肝關係緊密。某些元素在體內過量或缺乏可能是一些肝髒疾病的致病因子,肝髒疾病又可破壞與微量元素有關的內環境的穩定。從一般情況考慮,補充一些容易缺乏的微量元素對乙肝患者是有益的。
(1)硒: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硒水平明顯低於正常人,血硒水平降低與乙肝的嚴重程度有關。而補充硒後,人體的血硒水平有所提高,乙肝和病毒性肝炎死亡率明顯下降。
(2)鐵:體內過量的鐵主要積聚在幾個實質性器官中,肝中的沉積通常最為明顯,腸道吸收增加或多次輸血均可引起血鐵沉積。有文獻報道,病毒性肝炎患者體內血清鐵呈現高水平,升高程度與膽紅素的升高,蛋白質降低和球蛋白增高相一致,並且血清鐵恢複較慢。所以肝炎患者補鐵時應慎之又慎。
(3)銅:在正常情況下,血清銅含量極微。但在肝發生病變時,血清銅出現異常升高,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後肝硬化,血清銅升高明顯。因此,血清銅升高可能是肝病,引起體內銅蛋白的重新分布,由肝進入血液而使血銅升高。
(4)錳:肝是錳新陳代謝的關鍵場所。有研究表明,早、晚期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血清錳顯著低於其他人群。
(5)鋅:慢性乙肝患者血清鋅隨著病變程度而逐漸降低,原因是慢性乙肝尤其是肝硬化時,由於肝門脈高壓和淋巴淤積,膽鹽減少,小腸功能紊亂導致鋅的吸收以及在肝內儲存的減少;白細胞分泌內源性調節物使鋅排泄增加;慢性乙肝患者食欲缺乏,進食困難或營養缺乏會導致血鋅下降。
乙肝患者飲食強調“五多”
(1)多纖維:纖維豐富的食品有益健康,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重要來源。纖維有助於消化,能避免患胃腸道疾病。粗糧比細糧有更多的營養價值,有助於維持消化液的正常分泌,還可預防便秘;(2)多吃魚:魚的脂肪少,但它含有人體所需的重要營養物質。經常多吃魚能增強人的免疫能力,降低早期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