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1日分2次服用。
【主治】慢性活動性乙肝、肝硬化、重型乙肝恢複期。頭昏耳鳴、心煩失眠、食欲缺乏、少氣無力和肝腎陰虛的患者可經常服用。
茯苓山藥餅
【配料】茯苓、山藥各250克。
【製法】共研細粉過篩,用水調成糊狀。攤成煎餅。
【用法】每日食用2次,佐餐用。
【主治】能健脾利溫、固腎止泄。適用於肝病神疲乏力、口膩乏味、食欲缺乏、脘痞腹脹、便溏肢腫的脾虛濕困肝病患者。
五香檳榔末
【配料】檳榔300克,陳皮30克,豆蔻、砂仁、丁香各15克,精鹽10克。
【製法】檳榔洗淨、烤幹、壓麵、過篩。豆蔻、砂仁、丁香焙幹壓麵加精鹽,一起拌勻後放在幹燥陰涼處或冰箱內。
【用法】每天飯後口含少許,有順氣降逆、健脾開胃之功。
【主治】適用於乙肝鬱悶噯氣、吞酸燒心的肝胃不和患者。
乙肝患者營養平衡的三個注意肝髒是消化係統最大的器官,如同一個複雜的化工廠,擔負分泌膽汁的重任,促進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激素的代謝,肝髒具有免疫、解毒等功能。由於每分鍾通過肝髒的血流量很大,它可根據身體各部分不同需求,調節血量。
(1)乙肝患者補糖因人而異:乙肝患者有的需要吃糖,有的則不需吃糖,甚至吃糖會有副作用,這就需要吃糖的乙肝患者也應因人而異。
乙肝患者適量吃糖可為機體提供足夠的能量,增強肝髒的抵抗力,有利於肝細胞的修複和新生。但有的乙肝患者的耐糖量降低,成為肝源性糖尿病。這些患者若再多吃糖,勢必加重糖尿病。耐糖量低的肝病患者,耗糖能力下降,若吃大量糖,就會轉化為脂肪,形成脂肪肝。吃糖多了,吃飯就會減少,造成營養不良。這些患者若飲食正常,就不必補充糖了。
(2)乙肝患者不宜過量補糖:乙肝患者過量吃糖不但無益,反而有害。因為糖隻能滿足身體熱能的需要,卻不能代替蛋白質、維生素之類的營養物質;另外過多的葡萄糖在體內可轉變為磷酸丙糖,並在肝髒合成低密度脂類物質,使血中三酰甘油(甘油三酯)等脂肪物質增多。體內三酰甘油增高可使血流減慢及血黏度增加,因而微血管中紅細胞和血小板可能發生聚集和阻塞現象,重者可繼發出血,使心、腦、肝及腎對氧的利用減少而造成器質性病變。另外乙肝患者由於休息較多,體力活動減少,營養補充過剩,體內脂肪沉積,身體發胖,若再大量補充糖類,則更加促使體內脂肪類物質增多,甚至引起高血脂和脂肪肝,可使原有乙肝病變加重,遷延不愈。所以乙肝患者,不管是早期、慢性期或恢複期均需要吃糖,但應適量。
(3)乙肝患者高糖低脂好處多: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高糖並不是指可以無限製地過量食用。因為糖吃多了明顯影響胃口,使患者舌頭變得黃厚幹燥,並有腹脹現象;長期服食,促進體內脂肪堆積,甚至誘發脂肪肝、糖尿病、動脈硬化等。在20世紀60年代,有些地區誤認為多吃糖可幫助乙肝患者恢複,鼓勵乙肝患者多吃糖,結果很多患者發胖,不少患者發展為脂肪肝,因此,高糖還要適可而止。乙肝患者由於高營養食物及充分的休息,極易發胖,如不限製脂肪的食入,更容易導致脂肪肝。故多吃糖、少吃脂肪就是這個道理。低脂也不是完全禁食脂肪,實際上,適量的脂肪攝入是保證人體正常生長發育及新陳代謝所需要的。這是因為食物中的某些不飽和脂肪酸在人體內無法自行合成,而隻能靠外界食物供給。此外,食物中的脂肪還直接影響胃腸道的吸收、骨骼的鈣化速度,並增進氮的儲存,減少蛋白質的消耗和適應不良環境等人體重要生理生化過程。
醋也有助於乙肝轉陰
醋是人們日常生活調味品之一,被稱為提味滅菌的調料。醋性味酸、甘、溫、有活血散瘀、消食化積、消腫軟堅、解毒殺蟲、治癬療瘡的功效。醋在古代即入藥,通常作藥引用,既可內服,也可外用或用醋來炮製中藥。醫學證明,醋可治療疾病,也可預防疾病,如動脈硬化、流感等。醋對老年人動脈硬化、腦出血、心肌梗死及高血壓等病症,均有預防作用。在治療方麵,乙肝和糖尿病的重症患者每天堅持飲一點醋,可起到緩解症狀、幫助治療的作用。醋對神經痛、關節炎等一些老人病症均有效,甚至對癌症也有效。此外,醋還可增加食欲、幫助消化,促進營養素在體內的吸收,並提高熱能利用率,消除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