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重新學吃,乙肝轉陰從飲食做起(6)(2 / 3)

乙肝患者飲用轉陰藥茶時的注意事項

藥茶對病毒性乙肝有確切的療效,但醫學專家提醒藥茶療法需辨證選茶,辨證選方,隻有辨證準確,茶方使用得當,效果才顯著。應用藥茶防治疾病,首先應注意,平素脾胃虛弱、肝病水腫較甚、消化力差者,不宜長期飲用。另外藥茶療法對於肝病患者而言,亦相似於藥物治療,所以應用某一藥茶方,需要在有經驗的醫生指導下使用。藥茶治療肝病,不宜過多飲用,過多地飲用藥茶,無疑會增加脾胃的負擔,衝淡胃液,削弱消化功能。其次,一般組成茶療方劑的藥物必須是甘淡爽口的,若苦味太濃,異味太烈,必然給肝病患者帶來惡性刺激,還會損傷脾胃,這是茶療組方選藥時應當注意的事項。總之藥茶療法應用得當,會取得較為滿意的療效。

製作藥茶時選用藥材的禁忌

不同的食物都有不同的屬性和作用。因此,在醫生的指導下辨證、辨病的進行食物的選用,合理確定處方。同時要注意食物、食物與藥物之間的配伍禁忌。按照傳統的習慣,有些食物不能合用,如雞肉忌糯米、芥末,豬肉忌蕎麥、黃豆等等。這些雖然沒有充分的道理,但是民間長期流傳的一些忌諱,仍應慎重為宜。目前臨床應用的5000多種常用中藥中,有500百餘種可作為藥茶原料。如冬蟲夏草、人參、當歸、天麻、杜仲、枸杞子等。這些藥物在與食物配伍、炮製和應用時都需要遵循中醫理論,使它們之間的作用互相補充、協調,否則就會出現差錯或影響效果。因此,在家中配製藥茶對藥物的選用有嚴格的禁忌。自行配製、使用藥茶時,應注意藥物配伍禁忌,一般要參考中藥“十八反”和“十九畏”。“十八反”的具體內容是: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烏頭反貝母、瓜蔞、半夏、白蘞、白及,藜蘆反人參、沙參、丹參、玄參、苦參、細辛、芍藥。“十九畏”的具體內容是:硫黃畏樸硝,水銀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牽牛,丁香畏鬱金,川烏、草烏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參畏五靈脂。以上配伍禁忌,可作為用藥參考,但非絕對如此,最好避開使用。

乙肝轉陰宜用的四大藥膳

藥膳是藥物與食物巧妙結合配製而成的食品,所以說藥膳不是一般的營養食品,是現代所稱的功能性食品。中藥與食物相配,就能做到藥借食味,食助藥性,變“良藥苦口”為“良藥可口”。所以有人說藥膳是充分發揮中藥效能的美味佳肴,特別能滿足人們“厭於藥,喜於食”的天性。由於藥膳具有易於普及、取材廣泛的特性,所以特別適合於家庭自製,是中藥的一種特殊的、深受百姓喜愛的劑型。目前,治療肝病的藥膳已經曆代醫家的整理、收集,逐漸發展成內容豐富、療效肯定、影響深遠的乙肝藥膳治療方法。

治療乙肝的藥膳處方,多以中醫學理論為基礎,注重辨證用料。在選方的同時,多根據疾病的特點選擇食物。在製作藥膳的過程中強調以傳統的烹調藝術為手段,通過蒸、煮、燉、浸泡等方法,盡可能地保證藥物成分不被破壞,目的是充分發揮食品、藥物的治療保健作用。

金針精豬肉

【配料】金針菜50克,精豬肉100克,醬油10毫升,料酒5毫升,白糖3克,精鹽5克。

【製法】金針菜水發洗淨後切成3厘米段;精豬肉切細絲。鍋中放適量植物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蔥花熗鍋,隨後放入豬肉,炒至五成熟時,放入金針菜,翻炒至七成熟時,加入醬油、料酒、白糖、精鹽。

待炒熟時放入味精少許,翻炒均勻即可。

【用法】伴正餐食用。每日1或2次,每次1份。

【主治】肝硬化、病毒性乙肝。

蘑菇嫩豆腐

【配料】嫩豆腐250克,鮮蘑菇60克。

【製法】豆腐切小塊放冷水鍋裏,加紹酒少許,待旺火煮豆腐出小孔時,棄去豆腐水。將豆腐與鮮蘑菇、適量醬油、精鹽和沒過豆腐的清湯放入沙鍋,文火燉20分鍾,撒入味精,淋入香油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