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每日1次,佐餐飲用。
【功效】具有健脾利水之功效。適應於肝硬化腹水或營養不良水腫屬脾虛濕停者,症見體倦乏力,飲食減少,食後腹脹,小便不利,下肢水腫等。
赤豆又稱赤小豆、飯赤豆、野赤豆、紅小豆、紅豆。赤豆分兩種:一為赤小豆(米赤豆),皮色赤紅如豬肝,小粒飽滿,色深紅而暗者為藥用佳品;一為赤豆(飯赤豆),皮色赤紅而淡、平滑而有光澤、入藥次之。赤豆在中醫上,主要應用於行水去水腫、利氣去腳氣,古籍中用紅豆與鯉魚煮爛食用,對於改善孕婦懷孕後期產生的水腫、腳氣有很大的幫助。所以說赤豆不僅是一種糧食,還有一定的藥物作用,有利尿消腫的功能。注意赤豆治療水腫時,因本品藥性平緩,必須多用,連用,方可奏效。
山藥蓮子甲魚湯
【配料】山藥50克,蓮子(去心)20克,甲魚1隻,調料適量。
【製法】先將甲魚洗淨,放入熱水中,使其排尿後剖腹去除內髒,放入沙鍋,加入山藥、蓮子、調料等,再加清水適量,以文火燉熬約50分鍾即可。
【用法】食肉,喝湯。
【功效】補脾益氣,軟堅散結。適用於脾氣不足之消化不良、食欲缺乏、大便溏泄、腹脹水腫等症。最宜於慢性肝炎、肝硬化之肝、脾大兼上述症狀者,亦適用於老年人進補之用。
山藥原名薯蕷,能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長肌潤膚。山藥可以入藥治療許多疾病。幹山藥補而不滯,益肺胃之陰,不熱不燥,還能固腎益精,所以是中醫常用藥物。山藥的價值,一方麵在於它的營養,另一方麵在於它的藥用。山藥久服使耳目聰明,輕身不饑,是延年益壽,美容增須的食用佳品。現代醫學研究則發現山藥富含果膠,食用後能減少腸道內致癌物對腸道的刺激,對預防消化道腫瘤有利。近年來又發現山藥是人體幹擾素的誘生劑,能增加T淋巴細胞的活性,提高網狀內皮係統的吞噬能力,促進細胞免疫功能,臨床實踐已認為可用山藥扶正祛邪以防癌、抗癌,特別對預防消化道腫瘤和手術切除癌腫後預防複發有益。
山藥桂圓甲魚湯
【配料】山藥30克,桂圓肉20克,甲魚1隻(約重500克)【製法】先將甲魚宰殺,洗淨後去內髒,連甲帶肉加適量水,與山藥片、桂圓肉清燉至熟。
【用法】食用時,吃肉喝湯。
【功效】滋陰潛陽,結消散,補陰虛,清血熱。適用於肝硬化、慢性肝炎、肝脾大患者。
甲魚學名鱉。又稱水魚、團魚,是人們喜愛的滋補水產佳肴,它無論蒸煮、清燉,還是燒鹵、煎炸,都風味香濃,營養豐富。甲魚還具有較高的藥用食療價值。由於甲魚價格適宜,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食用甲魚滋補身體。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甲魚肉及其提取物能有效地預防和抑製肝癌、胃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並用於預防和輔助治療因放療、化療引起的虛弱、貧血、白細胞減少等症。常食甲魚可降低血膽固醇,因而對原發性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有益。食甲魚還能“補虛勞,壯陽氣,大補陰之不足。”所以,食甲魚對肺結核、貧血、體質虛弱等多種病患亦有一定的輔助療效。甲魚還具有養陰清熱、平肝息風、軟堅散結、涼血活血等功能,治骨蒸勞熱、久瘧、久痢、崩漏、帶下、貧血,尤其是甲魚宜於肝硬化患者食用。
現代藥茶的概念與作用
藥茶是中醫的傳統治療方法之一,有著悠久的曆史。有的藥茶是由茶或藥物組成,經加工製成,是可供飲用的具有治療作用的特殊飲料,它們既可供人們工餘、飯後飲用解渴,又可以防治疾病,緩衰抗老。有的藥茶是以“茶”的形式出現,與平時所說的茶飲不完全相同,可以說隻是飲用形式相同。但不管藥茶是以何種形式出現,從療效上看,藥茶的有效成分溶出量大,藥液質量好,具有攜帶方便,衝泡飲用易於接受、便於長期飲用等優點。正由於藥茶具有以上優點,而且又有針對性和靈活性,所以也就決定了藥茶在臨床運用上的廣泛性,並受到了人們歡迎。在中國的古代醫籍裏,有關藥茶治病的方法隨處可見,藥茶作用持久而緩和,並無呆滯中焦脾胃之弊,還可以減少服藥的精神負擔,是一種既有湯劑之優點,又十分方便的劑型,有利於患者的調養和治療。尤其是那些素有飲茶嗜好的患者,更容易接受。如果能堅持飲用,再輔以飲食療法,還可以達到治療疾病、控製症狀的效果。
慢性乙肝患者宜常喝的藥茶轉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