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重新學吃,乙肝轉陰從飲食做起(2)(3 / 3)

這是因為大蒜的有效成分具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對白喉、痢疾、傷寒、結核杆菌等都有較強的抑菌和殺菌作用,但迄今為止,尚未發現大蒜有抗肝炎病毒的作用。相反,大蒜的某些成分對胃腸道有刺激作用,可抑製胃消化酶的分泌,影響食欲和食物的消化吸收。據研究,大蒜的揮發油可使血中紅細胞、血紅蛋白減少,引起貧血等病,對肝炎患者的治療和康複很不利。

生薑

生薑是一味極為重要的調味品,同時也可作為蔬菜單獨食用,而且還是一味重要的中藥材。它可將自身的辛辣味和其他特殊芳香滲入到菜肴中,使之鮮美可口,味道清香。本品為法定藥物和食物兩用植物。藥用以老薑最佳。有一醫學書籍,曾描寫古代錢塘淨慈寺的和尚,服生薑40年,顏色如童子,百病不生,可見生薑對人體健康的好處。但營養學家卻提醒肝炎患者忌食用生薑,食生薑不利於肝炎病的康複。因為生薑的主要成分是揮發油、薑辣素、樹脂和澱粉。薑辣素能使肝炎患者的肝細胞發生變性、壞死以及間質組織增生、炎症浸潤,從而使肝髒功能失常。肝炎患者食用生薑,不但影響肝髒病變早期康複,還會使病情惡化。因此,肝炎患者不宜吃生薑。

肝炎患者不宜吃生薑,健康人吃生薑同樣有禁忌。

健康人吃薑一次不宜過多,以免吸收薑辣素,在經腎髒排泄過程中會刺激腎髒,並產生口幹、咽痛、便秘等上火症狀。爛薑、凍薑不要吃,因為薑變質後會產生致癌物。生薑性質溫熱,有解表功效,因此隻能在受寒的情況下作為食療應用,並且有內熱者也應慎用。生薑可以熬薑湯喝,也可以用糖醃製而食,或在菜中使用,但食生薑要食鮮薑(即子薑),鮮薑不辣,成分多,功能強,老薑(即母薑)過辣,類似幹薑,人難多食,而且會刺激腎髒發炎。生薑由於其性味辛、散、偏溫熱,故陰虛內熱、出血、目赤等患者應當忌食。

螃蟹

螃蟹自古就有“四味”之說。“大腿肉”,肉質絲短纖細,味同幹貝;“小腿肉”,絲長細嫩,美如銀魚;“蟹身肉”,潔白晶瑩,勝似白魚。

螃蟹作為美味佳肴,自古以來備受人們青睞,明代李時珍稱讚它:

“鮮蟹和以薑醋,侑以醇酒,嚼黃持螯,略賞風味。”但營養學家說肝炎患者忌吃螃蟹。這是因為對於身體健康的人來說,有螃蟹吃多了可以引起腹脹等消化不良症狀,而對於一些本身患有疾病的人來說,吃了螃蟹更會加重病情,首先就是肝炎患者。肝炎患者的胃黏膜容易出現充血,膽汁分泌失常,可以說整個消化係統的功能都比較差,因此對螃蟹中所含的蛋白質是難以消化、吸收的,這類患者進食螃蟹後常常會出現腹脹、嘔吐等症狀。

鬆花蛋

鬆花蛋又叫皮蛋。製皮蛋的主要原料是生石灰、純堿、食鹽、紅茶葉、水和植物灰(含有氧化鈣、氧化鉀)。把原料按一定的比例溶於水製成料液(或料泥)時,發生一係列的化學反應,生成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碳酸鈣,並電離出氫氧根離子、鉀離子、鈉離子和鈣離子。把蛋浸入料液(或包入料泥)中,這些離子滲入蛋殼內。蛋清中的蛋白質在氫氧根的作用下開始“凝固”與水形成膠腖,同時鈉離子、鉀離子、鈣離子和紅茶中的鞣質都促使蛋白質凝固和沉澱,也使蛋黃凝固和收縮。蛋白質在氫氧根離子的作用下還會逐步分解成多種氨基酸,氨基酸進一步分解出氫、氨和微量的硫化氫等,加上滲入的鹹味、茶香味使皮蛋具有特殊的風味和較高的營養價值。分解出來的氨基酸與滲入的堿反應生成的氨基酸鹽,在蛋黃表麵或蛋清中結晶出來,形成一朵朵美麗的“鬆花”。

含硫較高的蛋黃蛋白質在氫氧根離子的作用下,分解成多種氨基酸的同時產生了硫氫基和二硫基與蛋黃中的色素和蛋內的各種金屬離子結合,使蛋黃出現了墨綠、草綠、茶色、暗綠、橙紅等顏色,加上外層蛋清的紅褐色(或黑褐色)形成了五彩繽紛的色層皮蛋,所以皮蛋又叫彩蛋。

許多人都喜歡吃鬆花蛋,可是,鬆花蛋的醃製材料中含有鉛。多食對人體健康有不良影響,尤其是肝硬化患者,不僅由於鬆花蛋含鉛多,而且由於鬆花蛋不僅蛋白質多,所含氨也較多,過量食用會造成氨中毒。此外,鬆花蛋所含的堿,能使腸道裏的氨基變成氨而被吸收,還會誘發肝性腦病。由此可見,人們常說的肝炎、肝硬化患者忌吃鬆花蛋是有一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