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
早在遠古時代,人們以飲酒來防治疾病,酒與醫結下了不解之緣,酒為水穀之精氣,五味之精華,對於健身強體,甚為有益。正如《養生正要》所言,酒“能益人,亦能損人”。可以說幾個世紀以來,人們對於酒功能的研究,早已有了深刻的認識。但肝炎患者忌酒是絕對的。這是因為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飲酒之後,酒在胃腸道內很快被吸收,僅2%~10%從腎髒排出體外,而90%以上的乙醇要在肝髒內代謝,通過肝細胞的細胞質乙醇脫氫酶催化成為乙醛。乙醇和乙醛都具有直接刺激、損害肝細胞的毒性作用,能使肝細胞發生變性、壞死。總之,乙醇對於肝炎患者來說,無異於一劑大毒藥,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對於所有的肝炎患者來說,嚴禁飲酒應該說是一種最基本的自我保養措施。乙肝表麵抗原長期陽性者如長期飲酒也易致肝硬化並促進肝硬化失代償,甚至促發肝癌、縮短壽命,亦在禁忌飲酒之列。
啤酒素有“液體麵包”之稱,可使人獲得豐富的維生素和酵母。
盡管啤酒中乙醇含量僅為4%~12%,但其中90%以上要經肝髒代謝、解毒。恢複期肝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患者,肝功能剛剛恢複,對乙醇代謝所需要的各種酶的活性還較低,分泌量也少。
乙醇和乙酸代謝生成的乙醛,對肝細胞具有直接毒性,可導致肝細胞壞死或變性,同時也影響肝髒對蛋白質、糖原、脂質、膽紅素、激素、藥物等代謝的功能。肝炎肝硬化愈後,肝髒病理學恢複正常還需半年以上,因此,即使少量飲用,也會使本來就有實質損害的肝髒受到打擊,從而導致疾病的複發和加重。所以,肝功能恢複正常的人,對於啤酒也應少飲或不飲為宜。
目前市場上啤酒家族十分興旺,啤酒種類繁多,有生啤酒,熟啤酒,無醇啤酒和運動啤酒等等。啤酒酒標上的度數與白酒酒標上的度數不同,它並非指酒精度,它的含義為原麥汁濃度,即啤酒發酵進罐時麥汁的濃度,主要的度數有18、16、14、12、11、10、8度啤酒。日常生活中我們飲用的啤酒多為11、12度啤酒。啤酒的分類方法較多,有根據啤酒色澤分類的方法;有根據殺菌方法分類的方法,如分為鮮啤酒與熟啤酒;有根據生產方式分類的方法等等。
蛋黃
雞蛋是自然界的一個奇跡,一個受過精的雞蛋,在環境、溫度合適的條件下,不需要從外界補充任何養料,就能孵出小雞,這就足以說明雞蛋的營養是非常完美的。
有的人患了肝病,聽人說蛋黃營養最高,所以堅持每天食用。但營養學家說肝炎患者吃蛋黃,不利疾病恢複。肝炎患者要忌吃蛋黃,這是因為蛋黃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膽固醇,而脂肪和膽固醇都需在肝髒內進行代謝,這樣肝髒的負擔就加重了,極不利於肝髒功能的恢複。
這也就是醫生告誡肝炎患者要忌吃蛋黃的原因。但蛋清中含有膽堿、蛋氨酸等具有阻止脂肪在肝髒內堆積、儲存的作用,有利於肝功能的恢複,所以肝炎患者以食用蛋清為宜。
狗肉
俗話說:“寒冬至,狗肉肥”“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民間也有“吃了狗肉暖烘烘,不用棉被可過冬”“喝了狗肉湯,冬天能把棉被當”
的俗語。狗肉,味道醇厚,芳香四溢,所以有的地方叫香肉,是冬令進補的佳品。狗肉的食法很多,有紅燒、清燉、油爆、鹵製等。烹飪時,應以膘肥體壯、健康無病的狗為佳。
肝病患者在病重時不能吃狗肉。醫學實驗證明此類高蛋白肉類在體內經消化分解,產生氨和其他一些分解物,造成血氨增高、積聚,會增加病情,甚至引起死亡。另外狗肉甘溫大熱,過多食用會促使一些病灶發展,加重病情。再一個就是此類高蛋白質和脂肪大量攝入後,因肝髒不能全部有效地完成氧化、分解、吸收等代謝功能,從而加重肝髒負擔,導致病情加重。
大蒜
大蒜是烹飪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南北風味的菜肴都離不開大蒜。曆史上最早食用大蒜成癖的人是4500年前的古巴比倫國王。
據史料記載,這位國王曾經下令臣民向王宮進貢大蒜,以滿足其飲食之樂。中國人食用大蒜的年代較晚,大約是漢朝張騫出使西域後才引進的。大蒜既可調味,又能防病健身,常被人們稱譽為“天然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