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預防。普及腫瘤知識,女性應定期做防癌普查,子宮內膜癌的癌前病變如子宮內膜異常增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一種)應積極治療。應用雌激素治療應有嚴格的指征,並且要用最低量,而且應同時使用孕激素治療。
9.妊娠期婦女常見疾病及其防治
妊娠期存在一些對母嬰不利的因素或合並症,構成了對分娩或母嬰安全的較高危險。因此,孕婦對妊娠期間常見病及處治方法應有所了解,以做到有備無患。
妊娠時婦女常見疾病及其防治主要介紹以下幾種:
(1)孕婦暈厥及其處置
無明顯誘因突然發生頭暈、跌倒,即暈厥,是孕婦早期比較容易出現的現象。發生暈厥是很危險的事,如不能及時處置很容易出現意外。造成暈厥的原因有:血管舒伸中樞不穩定,久立、久坐時,血液淤滯於下肢及內髒;在高溫環境或沐浴的水溫過高時,皮膚血管擴張,均可使回心血量減少,導致低血壓及暫時性腦缺血。此外還可見於妊娠反應伴發的低血糖情況。
如能避免久坐久立及劇烈的下肢活動;防止突然的體位改變(如由蹲或坐位突然站立)不在高溫環境中久留及避免沐浴時水溫過高;實行少食多餐或正餐間加輔助餐,則可保持血壓及血糖水平穩定,減少暈厥的發生。
暈厥為一過性的,發生後不必驚惶失措。一旦發生頭暈時,應就地蹲、坐或躺下,以免發生意外損傷。有條件時可針對原因處理,如由於低血壓引起的,可飲用咖啡或茶水;低血糖引起的,可喝些糖水、吃糖塊。若發作頻繁或伴有其他症狀時,應及時去醫院就診查明原因,及早治療。
(2)孕婦小腿浮腫及其保健
妊娠晚期,約有40%的婦女出現小腿浮腫。用手指重壓足踝內側或小腿脛骨前方便出現局部凹陷,午後明顯,經常站立工作的女性更為突出。若浮腫範圍局限在膝蓋以下,經過一夜睡眠可以消退,而不伴有血壓升高或蛋白尿者,仍屬正常現象,不必治療。浮腫是由於孕期中內分泌的改變,以致體內有水分及鹽的滯留;另外,妊娠子宮壓迫盆腔及下肢的靜脈,阻礙血液回流,使靜脈壓增高,故水腫經常發生在下肢遠端,以足部及小腿最為明顯。
孕婦小腿浮腫雖然不是什麼病症,但畢竟給孕婦帶來不便和痛苦,因此也應盡量避免或發生後減輕症狀。其主要保健方法是:孕婦要盡量避免長時間站立,白天勞作中適當休息,睡眠時抬高下肢,不吃過鹹的飯菜,則可減輕或減少水腫的發生。
當水腫範圍向上發展超過膝蓋,甚至全身時,則為異常,必須查明原因,進行治療。
(3)孕後期出血及其預防
懷孕後期陰道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前置胎盤和胎盤早期剝離,兩者都是嚴重的妊娠晚期並發症,直接威脅孕婦及胎兒的生命。
正常的胎盤應附著在子宮體上,當胎盤部分或全部附著在子宮下段或蓋在子宮頸內口上,則稱為前置胎盤。此病的發生與多次刮宮有關。胎盤位於子宮下段,當懷孕後期和分娩期時,子宮下段被拉長,但胎盤不能同時被拉長,使前置部分的胎盤與子宮分離而出血。往往多次反複發生出血,一次比一次多,或一次大出血而休克。有時孕婦半夜睡醒後,發現自己睡在血泊中。出血過多,產婦休克,若搶救不及時,可危及孕婦及胎兒的生命。因此,發現無緣無故陰道出血時,無論量多量少,有無腹痛,都應到醫院就診。B型超聲波能準確檢查出胎盤位置,以利得到及時治療。必要時剖宮取胎,可挽救母嬰生命。
胎盤早期剝離的孕婦除有陰道流血外,絕大多數都有持續性腹痛,子宮增大變硬(有的像木板樣硬),有壓痛,胎心聽不清,嚴重者發生休克,若搶救不及時可引起死亡。因此,妊娠晚期一旦發生腹痛和陰道流血或隻是陰道流血時,應盡快到醫院診治,如懷疑有胎盤早期剝離時,應住院治療。一般要求在發病6小時內結束分娩,以確保母嬰安全。如發現子宮失去收縮能力,流血不止時,應切除子宮。
預防胎盤早期剝離的方法是:及時發現並積極治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避免重體力勞動及外傷,妊娠後期禁止性交並多采用側臥位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