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法治中國突出特征與治理機製(3 / 3)

第四,確保法治服務人民的長期戰略,因為“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

第五,大力加強法治隊伍建設。“全麵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隊伍思想政治素質、業務工作能力、職業道德水準,著力建設一支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的社會主義法治工作隊伍”。“建立從符合條件的律師、法學專家中招錄立法工作者、法官、檢察官製度,健全從政法專業畢業生中招錄人才的規範便捷機製,完善職業保障體係”。

第六,黨的領導是保證法治國家的根本保證,這就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黨的領導是全麵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最根本的保證。但是,黨的領導是有條件的,那就是黨本身必須是無私的,值得人們信賴的。做到這一點,黨內法規必須健全和明晰。要“運用黨內法規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落到實處,促進黨員、幹部帶頭遵守國家法律法規”。

第七,軍隊的法治與國家的法治同等重要。因為軍隊是國家的一個特殊部分,軍隊也要服從共產黨領導下的法律法規。“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緊緊圍繞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構建完善的中國特色軍事法治體係,提高國防和軍隊建設法治化水平”。

第八,法製建設,包含著香港、澳門和今後的國家大統一。因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法治國家的法律、法規,也適用於香港和澳門。在堅持“一國兩製”的前提下,香港、澳門也必須服從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決定》後舉措值得期待

在解剖了《決定》的具體內容以後,我們可以作個簡單的總結。

首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礎是黨的領導。黨是立法、執法、監督的總領導。黨本身也要依據黨內的嚴格法規管好黨,在執法過程中,黨和政府領導人不能幹預,一旦幹預,就必須負有終身的責任。

其次,法治實施過程將有兩大突破。一是法院、檢察院將設立跨越行政區劃的機構,使這兩個部門的執法、監察,更加具有獨立性;二是倡導人民陪審員製度,使法官的最後裁定更有科學性和公平性,也為避免冤、假、錯案提供體製性保障。

其三,公正的法治體係,必須把立法、執法和監督分離開來,各盡其責,每個環節,都要有群眾的參與和監督,最終目的就是法律公開、透明、公正,執法公正有效,使人民的人權、財權和其它權利得到法律的保護和公正的對待。

其四,中國所要建立的法治國家,與西方的“三權”分立不一樣,因為中國的一切法律程序,都是在黨的領導下完成的。但是,就具體的立法、執法和監督的實施來看,這套體係,也吸收了“三權”分立的基本要領,其最終目的,都是一個“公”字, 即公平、公開、公正。

最後,我們可以說十八屆四中全會是中國走向法治社會的裏程碑。隨後具體的體製機製性建設,老百姓將拭目以待。

(作者為英國諾丁漢大學當代中國學學院院長、經濟學教授、著名華裔經濟學家)

【參考文獻】

①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推進依法治國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人民日報》,2014年10月29日。

責編/高驪 美編/於珊